遥感大数据平台(遥感大数据平台有哪些)

网友投稿 581 2023-03-0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遥感大数据平台,以及遥感大数据平台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遥感大数据平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遥感大数据平台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遥感?常用的遥感平台有哪些?

现在的遥感主要是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以多波段的遥感数据为主,就像照相机拍出来的是RGB三个通道,三张图片,常见的遥感通常会多出近红外通道等等。
具体的平台卫星、飞机为搭载平台,还有数据处理平台如ENVI 与ERADAS等

spot遥感数据在哪下

spot遥感数据下载可以在中国遥感数据网里面进行下载,并且里面包含SPOT、SPOT-1卫星、SPOT- 2卫星、SPOT- 4卫星等遥感数据。

SPOT系列卫星有着相同的卫星轨道和相似的传感器,均采用电荷耦合器件线阵(CCD)的推帚式光电扫描仪,并可以在左右27°范围内侧视观测。

并且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998年9月开始接受法国SPOT-1卫星数据并保存着自1998年至2002年接收的卫星数据,能够处理多种级别的数据产品,产品格式有CAP、GeoTIFF、FASTB、LGSWOG等。

其它常用遥感数据平台是:

1、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主要用到的是1:25万,1:100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提供权威的水系、交通、境界与政区、地名等的矢量数据。

100万可以达到县级,1:25万可以达到乡镇级,数据十分权威,缺点是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整理。此外还提供30米土地覆盖数据下载。

2、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十分丰富,有一些数据需要审核或者科研项目认证,总体上使用也非常多,想要用啥数据就可以来这里找找,一般都能满足需要,我使用也很频繁。

3、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数据十分丰富,主要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数据,值得浏览。

遥感平台

指放置遥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可分为地面、航空和航天平台。在不同高度进行多平台遥感,可获得不同比例尺、分辨率和地面覆盖面积的遥感图像。
(一)遥感平台的类型
地面平台 高度一般小于300m,用于近距离测量地物波谱特征和获取试验研究的地物细节图像等的地面遥感。
航空平台 是指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100m—30km,主要有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
航天平台 是指在大气层之外飞行的飞行器,高度几百、几千至几万公里,如人造地球卫星、探空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站等。
(二)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
卫星运行特征取决于下列卫星轨道参数:半长轴、偏心率、倾角、升交点赤径、近地点角距、过近地点时刻。遥感中常用轨道高度、轨道周期、轨道倾角、轨道类型、升(降)交点时间等描述卫星的运行特征。轨道周期是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决定卫星每天绕地球运行的圈数及重复飞越同一地面点的覆盖周期。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称轨道倾角(i),用以确定轨道平面在太空的位置及轨道覆盖地球表面的范围。当i=0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称赤道轨道,若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且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时,称地球静止轨道。当i=90°时,轨道面与赤道面垂直,称极地轨道,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其它的均称倾斜轨道,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0°<i<90°,称顺行轨道;相反时,90°<i<180°,称逆行轨道。
卫星质心与地心连线同地球表面的交点称星下点,该点在卫星飞行过程中在地面移动的轨迹称星下点轨迹或地面轨迹。当i≠0时,轨道与赤道面有两个交点,卫星由南向北飞行时的称升交点,由北向南飞行时的称降交点。由于地球自转,若i90°,升交点西退,降交点东进;若i90°,则升交点东进,降交点西退。
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光之间的夹角(太阳光照角)始终保持一致的轨道,在一年中进动360°,即卫星轨道面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相等(图3-1)。
(三)卫星运行姿态
图3-1 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
图3-2 卫星三轴定向示意图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处于失重无阻力状态,很容易产生俯仰、侧滚和偏航,必须对卫星的X、Y、Z三轴定向(图3-2),随时调整姿态,以使遥感器始终对准地面。
(四)几种航天平台运行特征
1.陆地卫星系列
陆地卫星(Landsat)是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设计和发射的地球资源考察卫星系列,现已发射遥感大数据平台了5颗(表3-1)。Landsat-1,2,3星体相同,呈蝴蝶形(图3-3);Land-sat4-,5为可重复使用的多用途标准件组合式航天器(图34-)。
图3-3 Landsat-1,2,3结构图
图3-4 Landsat-4,5结构图
表3-1 Landsat SPOT轨道参数及有关数据表
2.地球观测试验卫星
地球观测卫星(SPOT)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设计制造。外形似长方形箱体,采用积木式结构,由多功能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图3-5)。
图3-5 SPOT星体结构图
图3-6 航天飞机结构图
3.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既可象火箭一样在地面垂直起飞,作为空间运载工具运送、回收、修理轨道卫星和星际探测器;又能象卫星一样在轨道上运行,并带有一定的遥感器进行多学科遥感研究;还可象飞机一样在地面水平降落,回收设备,多次重复使用;是一种兼有航天与航空飞行能力、有人驾驶、其它主要部件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图3-6)。
4.国土资源普查卫星
遥感大数据平台我国于1985年10月21日发射了国土资源普查卫星(简称国土卫星),外形为钝头圆锥体,由再入舱和仪器舱组成(图3-7)。再入舱又称胶片回收舱,舱内装有由地物像机摄取的影像胶片,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仪器舱在轨道上自行殒毁。国土卫星的轨道为低轨、椭圆、非太阳同步轨道,远地点高度400—500km,近地点高度150—200km,轨道周期90分钟,倾角63°,由西北向东南飞越遥感大数据平台我国。

主要遥感平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遥感技术所获取信息量极大,其处理手段是人力难以胜任的。例如Landsat卫星的TM图像,一幅覆盖185km×185km地面面积,象元空间分辨率为30m,象元光谱分辨率为28位的图,其数据量约为6000×6000=36Mb。若将6个波段全部送入计算机,其数据量为:
36Mb×6=216Mb
为了提高对这样庞大数据的处理速度,遥感数字图像技术随之得以迅速发展。
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遥感(Remote Sensing),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
通常遥感是指空对地的遥感,即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当前遥感形成了一个从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间,从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到判读分析和应用,对全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体系,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使地理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遥感信息应用是遥感的最终目的。遥感应用则应根据专业目标的需要,选择适宜的遥感信息及其工作方法进行,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遥感技术系统是个完整的统一体。它是建筑在空间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学、地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是完成遥感过程的有力技术保证。: 1、按搭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分类 根据遥感探测所采用的遥感平台不同可以将遥感分类为: 地面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航空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如气球、航模、飞机及其它航空器等; 航天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等。 2、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方式分类 根据遥感探测的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将遥感分类为: 主动式遥感,即由传感器主动地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接受并记录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被动式遥感,即传感器不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电磁波,而是直接接受并记录目标物反射太阳辐射或目标物自身发射的电磁波。 3、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波段分类 根据遥感探测的工作波段不同可以将遥感分类为: 紫外遥感,其探测波段在0.3~0.38um之间; 可见光,其探测波段在0.38~0.76um之间; 红外遥感,其探测波段在0.76~14um之间; 微波遥感,其探测波段在1mm~1m之间; 多光谱遥感,其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

遥感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遥感平台是指装载遥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大体可分为地面平台,空中平台和太空平台三大类。地面平台包括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船)、建筑物的顶部等,主要用于在近距离测量地物波谱和摄取供试验研究用的地物细节影像;空中平台包括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各类飞机、飞艇、气球等,其中飞机是最有用、而且是最常用的空中遥感平台;太空平台包括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如各种太空飞行器和探火箭。在环境与资源遥感应用中,所用的航天遥感资料主要来自于人造卫星。在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上,可以获得不同面积,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在遥感应用中,这三类平台可以互为补充、相互配合使用。 其他地方找的应该对你有帮助 关于遥感大数据平台和遥感大数据平台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遥感大数据平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遥感大数据平台有哪些、遥感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java base64编码、解码的三种方式总结
下一篇:Java实现简单的五子棋小游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