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以及中国移动威胁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移动威胁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支付宝安全威胁平台是什么意思
支付宝安全技术总监陈锣斌:单一体系很难解决复杂的风险
ATech
ATech
2年前
随着技术纵深发展,“万物互联”的概念已不鲜见,在数字化世界的游戏规则里,除了网络基础信息安全隐患外,业务安全风险也已经越来越被重视。
陈锣斌是蚂蚁金服大安全的技术总监及资深架构师,已拥有近十年“蚁龄”。
从2010年9月加入蚂蚁后,陈锣斌主要负责业务风控平台的实时计算以及数据相关工作,经历过整个业务风控从2代平台到5代平台进入智能化阶段的建设。
文章图片1
近两年陈锣斌开始进入到基础安全领域,并开始建设反入侵检测平台以支撑蚂蚁金服基础安全的入侵检测的攻防业务。他主导建设的业务安全变量体系是现在的第五代风控平台AlphaRisk的核心支撑能力之一,他还带领基础安全平台研发团队建设“安全威胁感知平台”,并为蚂蚁金服基础安全的攻防检测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说,支付宝的风控系统代表着当今网络安全技术的巅峰,其背后是十多年的技术迭代。
一、当我们在谈互联网安全的时候 我们在谈什么
在陈锣斌看来,互联网安全目前主要两个大领域,一块是网络信息安全或者说是基础安全,另一块是在网络上各种应用、服务所涉及的业务本身的业务安全。在此之后才有“风控系统”的到来。
前者其实就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涉及到互联网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比如,个人在网站上的隐私信息保护、网络通信的时候防止信息被窃取监听、互联网公司为防止黑客入侵造成服务攻击或者数据泄露所建设的各种安全防护能力等。
最开始是1988 年,世界上第一例蠕虫病毒“Morris”出现,之后世界上各种病毒、木马和网络攻击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互联网的繁荣和用户数据的安全。特别是制造网络病毒逐渐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网络安全就基本上成为伴随互联网扩散的常态问题,且愈演愈烈。
而后者业务安全,其实就是在互联网上开展各种业务所面临的一些风险防控的技术。比如社交的相关业务,就会涉及到内容的安全(暴恐政、黄赌毒),电商业务的刷单、反作弊,还有就是支付的时候的交易风控、反洗钱、反欺诈等。
二、网络安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陈锣斌认为,早期对安全的认知都相对简单,很多人认为个人电脑就是杀毒软件,网络就是防火墙,业务安全可能就是数字证书、密码加上简单的异步监控。但随着市场的扩张,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随着业务发展后开始建设相应的业务风控系统,为业务开展进行保驾护航。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础安全和业务安全两者从原先的相对比较独立到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例如,主机防护类产品、应用防护产品等。而支付宝早期的CTU系统和如今的AlphaRisk等都属于业务安全的范畴。
现在的业务安全主要基于大数据计算、模型算法来做风险检测,而基础安全在反入侵、反爬主机安全等方面,也使用很多的大数据技术,两者在风险的联合防控上越来越紧密,在技术上大数据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交集。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不法分子、黑产都会想在其中寻找牟利的机会,大公司重要业务的开展,现在都离不开互联网安全方面的能力,当一个公司没这方面的能力的时候,很容易使得业务无法开展,比如,微博(内容)、营销广告(反作弊)、电商(刷单、欺诈)。
可以看出,基础安全和业务安全两者在很多风险领域的关联越来越多,靠单一体系已经很难再解决一些复杂的风险。
多年的风控经验告诉陈锣斌:未来,风险领域将走向需要更多综合性防控的道路,单一安全/风险技术都很难防控住目前互联网上的新型风险。
三、支付宝为什么腰杆这么硬:“你敢付,我敢赔。”
早在2005年,支付宝就有相应的风控系统以及对应的职能部门,为守护客户的每一分钱而努力。“你敢付,我敢赔”的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相信有不少人看过《智造将来》黑客攻击支付宝的电视节目,节目中几位顶尖黑客拿着“真枪实弹”一层层攻入一位普通用户的支付宝,试图转走5元。5元在普通的转账过程中其实是极为正常的,这样小额的数目为支付宝的安全系统带去了更大的挑战。据蚂蚁金服副总裁芮雄文回忆,当时确实捏了一把冷汗,黑客已经拿到了支付宝用户的密码、银行卡,甚至已经用软件控制了手机可以发送验证码当场修改密码……在看似360度无死角的黑客攻击后,支付宝的AlphaRisk依旧是完美地阻止了所有非正常的支付行为。
作为用户全球排名第一的移动支付工具,保障支付宝毫发未损的风控系统经历了五次迭代,现如今,它的正式名称为“AlphaRisk”。。
AlphaRisk即传说中的支付宝风控系统。它是支付宝风控多年实践与技术创新的智慧结晶,是全球最先进的风控系统之一,在其保护下,支付宝交易资损率不到千万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同行。“如果拿自动驾驶的等级定义来比喻,目前AlphaRisk处于L2和L3之间。在智能化的加持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陈锣斌说。
AlphaRisk的原理是应用AI技术颠覆传统风控的运营模式,通过Perception(风险感知)、AI Detect(风险识别)、Evolution(智能进化)、AutoPilot(自动驾驶)4大模块的构建,将人类直觉AI(Analyst Intuition)和机器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完美结合,打造具有机器智能的风控系统,愿景是实现风控领域的“无人驾驶”技术。
支付宝平台上每天都有上亿笔交易,通过AlphaRisk智能风控引擎,不仅能够对每个用户的每笔支付进行7×24小时的实时风险扫描;同时通过不断新增的风险特征挖掘和优化算法迭代的模型,能够自动贴合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实时风险对抗,在数亿交易中准确识别用户被骗支付的欺诈风险交易,不足0.1秒就能完成风险预警、检测、管控等复杂流程,确保用户账户安全和支付交易的万无一失。
安全一直是支付宝发展的生命线,支付宝从一而终地践行着“你敢付,我敢赔”的理念,时至今日,支付宝在风控领域的探索、创新,以及落地应用都处于世界的前列。
四、“综合性人才加实践经验是最想要的”
据Gartner统计2019年首要技术投资的数据显示,信息安全已是并列第一的投资目标。未来政府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是极大的,并且会在一些重点行业展开实施。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可期不必多言。
目前支付宝大安全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世界安全技术的巅峰,加入这个团队你必然会被培养成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同时这个领域也会对你有相应的要求。
在陈锣斌眼里,合格的应聘者首先需要在安全风控领域沉淀某一方面很深的技术能力,而后参与安全相关对抗越多就越有可能成长为综合型人才。
这里的安全风控领域是集基础建设、安全攻防、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于大成的一个领域。
对于想加入大安全的同学来说,陈锣斌建议同学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是要多多动手,多做,无论实验室项目还是企业实习项目,实际去做和停留在理论上是不同的结果,具体还可以列为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三点:
1.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数据结构、算法等能活学活用,有1~2门掌握的较好的语言。
2.有成果:有较多的实践,有实际项目经验很重要,真正用技术、算法去解决过一些问题,也可以是去参加过什么比赛,有过何种收获等。
3.有热情:学习能力,平时在自己的领域之外,是否有关注更多的前沿技术,学了什么,去思考过什么。
五、招聘信息:
工作地点:杭州
工作性质:校招/实习/社招
应届生实习通道:kui.lijk@alipay.com
社招通道: kui.lijk@antfin.com
luobin.chen@antfin.com
龚文祥
龚文祥
5天前 · 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今年春晚的几个特点: 1,直播看春晚的人数已经超过电视,短视频直播的趋势太明显, 2,此次春晚,所有互联网平台的赞助今年集体缺席,以前抖音阿里快手微博支付宝等抢着赞助春晚,都是几十... 全文
分享
10
101
刘年望返
刘年望返
前天12:48
我说阿里巴巴是国内极具创新力的科技公司,很多人嘲讽我!他们都认为阿里巴巴仅仅只是一家卖货、放贷的投机公司而已!选择性忽略了他在科研方面的领军地位! 可能在他们眼里,达摩院的成果、高... 全文
分享
1
10
艺述史
艺述史
3天前 · 2022百大人气创作者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没钱别犯愁,如果你是这3种人,60岁后还能闷声发大财
03:37
分享
108
1870
写评论
0
移动互联网现在有哪些安全威胁问题?
您好!亲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移动安全威胁
1、社交安全
随着21世纪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的发展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移动互联网更迎来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了蓬勃的发展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如今工作设备和个人设备之间的界限也在不断模糊。越来越多的员工会在智能手机上同时查看多个收件箱。这些收件箱连接着工作账户和个人账户,并且几乎所有人在工作日都会在网上处理某种形式的个人业务(即使没有疫情和在家远程办公,情况依然如此)。因此,除了与工作相关的邮件外,员工同时接收私人邮件的情况从表面上看并不奇怪,但实际上这可能是攻击者的一个诡计。这使得员工社交是受攻击链上最薄弱的一环。
2、无线网络自身的安全问题
移动网络自身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在移动电子商务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安全问题,如通信被窃听、通信双方身份欺骗与通信内容被篡改等。由于通信媒介的不同,信息的传输与转换也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隐患。
3、软件病毒造成的安全威胁
目前,手机软件病毒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加重了这种安全威胁,软件病毒会传播非法信息,破坏手机软硬件,导致手机无法正常工作。主要安全问题表现在用户信息、银行账号和密码等被窃等方面。
4、运营管理漏洞
目前有着众多的移动商务平台,而其明显的特点是平台良莠不齐,用户很难甄别这些运营平台的真伪和优劣。在平台开发过程中一些控制技术缺少论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而服务提供者对平台的运营疏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诸多的安全问题。
5、数据泄漏
数据泄漏被广泛地认为是2021年企业安全面临的最令人担忧的威胁之一,也是最昂贵的威胁之一。比如将公司文件传输到公有云存储服务、将机密信息粘贴到错误的位置,或者将电子邮件转发给错误的收件人。对于这种类型的泄漏,数据丢失防护工具可能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此类软件的设计明确旨在防止敏感信息的暴露,包括意外情况。
6、过时的设备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小型互联设备(物联网)给企业安全带来了风险,因为与传统的工作设备不同,它们通常不能保证及时和持续的软件更新。这一点在安卓平台尤为明显,在安卓平台,绝大多数制造商在保持产品最新(无论是操作系统更新还是每月安全补丁)方面效率低下。物联网设备情况也是如此,许多设备甚至都没有设计获取更新的功能。
7、密码设置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对密码的管理,有数据研究表明企业中80%以上因黑客攻击造成的数据泄露都要归咎于密码强度脆弱或是密码被盗。在移动设备上这种
求读书笔记:关于威胁移动终端设备安全以及如何保证移动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我的《信息保卫战》读书笔记:终端安全
终端安全是企业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密集风险发生部分。 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釆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安全措 施,实现终端安全。
一、挑战和威胁
1. 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企业安全策略难以实施,网络病毒泛滥
病毒、蠕虫和间谍软件等网络安全威胁损害客户利益并造成大量金钱和生 产率的损失。与此同时,移动设备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威胁。移动用户能够从 家里或公共热点连接互联网或办公室网络,常在无意中轻易地感染病毒并将其 带进企业环境,进而感染网络。
据2010 CSI/FBI安全报告称,虽然安全技术多年来一直在发展,且安全技 术的实施更是耗资数百万美元,但病毒、蠕虫和其他形式的恶意软件仍然是各 机构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机构每年遭遇的大量安全事故造成系统中断、收入 损失、数据损坏或毁坏以及生产率降低等问题,给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企业都制定了企业的终端安全策略,规定终端必 须安装杀毒软件,以及及时更新病毒库;终端必须及时安装系统安全补丁;终 端必须设置强口令等。但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企业的安全策略难以实施, 形同虚设,网络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2. 非授权用户接入网络,重要信息泄露
非授权接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 来自外部的非法用户,利用企业管理的漏洞,使用PC接入交换机, 获得网络访问的权限;然后冒用合法用户的口令以合法身份登录网站后,查看 机密信息,修改信息内容及破坏应用系统的运行。
(2) 来自内部的合法用户,随意访问网络中的关键资源,获取关键信息用 于非法的目的。
目前,企业使用的局域网是以以太网为基础的网络架构,只要插入网络, 就能够自由地访问整个网络。因非法接入和非授权访问导致企业业务系统的破 坏以及关键信息资产的泄露,已经成为了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风险。
3. 网络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工作效率下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
根据IDC最新数据报导,企事业员工平均每天有超过50%的上班时间用来 在线聊天,浏览娱乐、色情、赌博网站,或处理个人事务;员工从互联网下载 各种信息,而在那些用于下载信息的时间中,62%用于软件下载,11%用于下 载音乐,只有25%用于下载与写报告和文件相关的资料。
在国内,法律规定了很多网站是非法的,如有色情内容的、与反政府相关 的、与迷信和犯罪相关的等。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后,企事业内部网络某种程 度上成了一种“公共”上网场所,很多与法律相违背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在内 部网络中。这些事情难以追查,给企业带来了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
二、防护措施
目前,终端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管理工作难以形成制度 化,数据丢失现象时常发生;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不同的应用上,管理分 散,安全得不到保障;难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高效在线备份;存储媒体管理困 难,历史数据保留困难。
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实现终端安全。
1. 数据备份
随着计算机数据系统建设的深入,数据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如何有效地 管理数据系统日益成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数据系统上的数 据格式不一,物理位置分布广泛,应用分散,数据量大,造成了数据难以有效 的管理,这给日后的工作带来诸多隐患。因此,建立一套制度化的数据备份系 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据备份是指通过在数据系统中选定一台机器作为数据备份的管理服务 器,在其他机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从而将整个数据系统的数据自动备份到与 备份服务器相连的储存设备上,并在备份服务器上为各个备份客户端建立相应 的备份数据的索引表,利用索引表自动驱动存储介质来实现数据的自动恢复。 若有意外事件发生,若系统崩溃、非法操作等,可利用数据备份系统进行恢复。 从可靠性角度考虑,备份数量最好大于等于2。
1) 数据备份的主要内容
(1) 跨平台数据备份管理:要支持各种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2) 备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双重备份保护系统,确保备份数据万无一失;
(3) 自动化排程/智能化报警:通过Mail/Broadcasting/Log产生报警;
(4) 数据灾难防治与恢复:提供指定目录/单个文件数据恢复。
2) 数据备份方案
每个计算环境的规模、体系结构、客户机平台和它支持的应用软件都各不 相同,其存储管理需求也会有所区别,所以要选择最适合自身环境的解决方案。 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至少要具有以下功能:集成的客户机代理支持、 广泛的存储设备支持、高级介质管理、高级日程安排、数据完整性保证机制、 数据库保护。比如,华为公司的VIS数据容灾解决方案、HDP数据连续性保护 方案,HDS的TrueCopy方案,IBM的SVC方案等。
2. 全面可靠的防病毒体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要从防毒、查毒、解毒三方面来进行,系统对于计算机病 毒的实际防治能力和效果也要从防毒能力、查毒能力和解毒能力三方面来评判。
由于企业数据系统环境非常复杂,它拥有不同的系统和应用。因此,对于 整个企业数据系统病毒的防治,要兼顾到各个环节,否则有某些环节存在问题, 则很可能造成整体防治的失败。因而,对于反病毒软件来说,需要在技术上做 得面面俱到,才能实现全面防毒。
由于数据系统病毒与单机病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人为编制的计算机 程序,因此反病毒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数据系统具有的特殊复杂性,使 得对数据系统反病毒的要求不仅是防毒、查毒、杀毒,而且还要求做到与系统 的无缝链接。因为,这项技术是影响软件运行效率、全面查杀病毒的关键所在。 但是要做到无缝链接,必须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
随着当代病毒技术的发展,病毒已经能够紧密地嵌入操作系统的深层,甚 至是内核之中。这种深层次的嵌入,为彻底杀除病毒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如果 不能确保在病毒被杀除的同时不破坏操作系统本身,那么,使用这种反病毒软 件也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无缝链接技术可以保证反病毒模块从底层 内核与各种操作系统、数据系统、硬件、应用环境密切协调,确保在病毒入侵 时,反病毒操作不会伤及操作系统内核,同时又能确保对来犯病毒的防杀。
VxD是微软专门为Windows制定的设备驱动程序接口规范。简而言之, VxD程序有点类似于DOS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它是专门用于管理系统所加载 的各种设备。VxD不仅适用于硬件设备,而且由于它具有比其他类型应用程序 更高的优先级,更靠近系统底层资源,因此,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反病毒 技术就需要利用VxD机制才有可能全面、彻底地控制系统资源,并在病毒入侵 时及时报警。而且,VxD技术与TSR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占用极少的内存,对 系统性能影响极小。
由于病毒具备隐蔽性,因此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潜入你的机器。如果不能抵 御这种隐蔽性,那么反病毒软件就谈不上防毒功能了。实时反病毒软件作为一 个任务,对进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进行监控,能够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害。同 时,用户的其他应用程序可作为其他任务在系统中并行运行,与实时反病毒任 务毫不冲突。因此,在Windows环境下,如果不能实现实时反病毒,那么也将 会为病毒入侵埋下隐患。针对这一特性,需要采取实时反病毒技术,保证在计 算机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能够随时防止病毒从外界入侵系统,从而全面提 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防护水平。
当前,大多数光盘上存放的文件和数据系统上传输的文件都是以压缩形式 存放的,而且情况很复杂。现行通用的压缩格式较多,有的压缩工具还将压缩 文件打包成一个扩展名为“.exe”的“自解压”可执行文件,这种自解压文件 可脱离压缩工具直接运行。对于这些压缩文件存在的复杂情况,如果反病毒软 件不能准确判断,或判断片面,那就不可避免地会留有查杀病毒的“死角”,为 病毒防治造成隐患。可通过全面掌握通用压缩算法和软件生产厂商自定义的压 缩算法,深入分析压缩文件的数据内容,而非采用简单地检查扩展文件名的方 法,实现对所有压缩文件的查毒杀毒功能。
对于数据系统病毒的防治来说,反病毒软件要能够做到全方位的防护,才 能对病毒做到密而不漏的查杀。对于数据系统病毒,除了对软盘、光盘等病毒 感染最普遍的媒介具备保护功能外,对于更为隐性的企业数据系统传播途径, 更应该把好关口。
当前,公司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电子通信方式的应用更为广泛。但是,随 着这种数据交换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病毒隐藏在邮件附件和数据库文件中进行
传播扩散。因此,反病毒软件应该对这一病毒传播通道具备有效控制的功能。
伴随数据系统的发展,在下载文件时,被感染病毒的机率正在呈指数级增 长。对这一传播更为广泛的病毒源,需要在下载文件中的病毒感染机器之前,
自动将之检测出来并给予清除,对压缩文件同样有效。
简言之,要综合采用数字免疫系统、监控病毒源技术、主动内核技术、“分 布式处理”技术、安全网管技术等措施,提高系统的抗病毒能力。
3. 安全措施之防火墙及数据加密
所谓防火墙就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隔开的屏障。防火墙有两类,即标 准防火墙和双家M关。随着防火墙技术的进步,在双家N关的基础上又演化出 两种防火墙配置,一种是隐蔽主机网关,另一种是隐蔽智能网关(隐蔽子网)。 隐蔽主机网关是当前一种常见的防火墙配置。顾名思义,这种配置一方面将路 由器进行隐蔽,另一方面在互联N和内部N之间安装堡垒主机。堡垒主机装在 内部网上,通过路由器的配置,使该堡垒主机成为内部网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唯 一系统。U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是隐蔽智能网关,它将 H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使其免遭直接攻击。隐蔽智能网关提供了对互联网服 务进行几乎透明的访问,同时阻止了外部未授权访问者对专用数据系统的非法 访问。一般来说,这种防火墙是最不容易被破坏的。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 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系统安全与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各 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 两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着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按作用不 N,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 管理技术四种。
4. 智能卡实施
与数据加密技术紧密相关的另一项技术则是智能卡技术。所谓智能卡就是 密钥的一种媒体,一般就像信用卡一样,由授权用户所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予它 一个口令或密码字。该密码与内部数据系统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当口令 与身份特征共同使用时,智能卡的保密性能还是相当有效的。数据系统安全和 数据保护的这些防范措施都有-定的限度,并不是越安全就越可靠。因而,在 看一个内部网是杏安全时不仅要考察其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对该数据系统所采 取的各种措施,其中不光是物理防范,还有人员的素质等其他“软”因素,进 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
另外,其他具体安全措施还包括数字认证、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度警 惕的安全意识以及多级网管等措施。另外考虑到数据系统的业务连续,也需要 我们设计和部署必要的BCP计划。
三、解决方案
解决终端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结合端点安全状况信息和新型的网络准入 控制技术。
(1) 部署和实施网络准入控制,通过准入控制设备,能够有效地防范来自 非法终端对网络业务资源的访问,有效防范信息泄密。
(2) 通过准入控制设备,实现最小授权的访问控制,使得不同身份和角色 的员工,只能访问特定授权的业务系统,保护如财务系统企业的关键业务资源。
(3) 端点安全状态与网络准入控制技术相结合,阻止不安全的终端以及不 满足企业安全策略的终端接入网络,通过技术的手段强制实施企业的安全策略, 来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增强对企业安全制度的遵从。
加强事后审计,记录和控制终端对网络的访问,控制M络应用程序的使用, 敦促员工专注工作,减少企业在互联网访问的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并且提供 责任回溯的手段。
1. 集中式组网方案
终端安全管理(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TSM)系统支持集中式组
网,把所有的控制服务器集中在一起,为网络中的终端提供接入控制和安全管 理功能。集中式组网方案如图9-3所示。
2. 分布式组网方案 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分布式组网方案,如图9-4所示。
(1)终端相对集中在几个区域,而且区域之间的带宽比较小,由于代理与 服务器之间存在一定的流量,如果采用集中式部署,将会占用区域之间的带宽, 影响业务的提供。
(2)终端的规模相当大,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组网,避免大量终端访问TSM 服务器,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
分布式部署的时候,TSM安全代理选择就近的控制服务器,获得身份认证 和准入控制等各项业务。
3. 分级式组网方案
如果网络规模超大,可以选择采用分级式组网方案,如图9-5所示。
在这种部署方案中,每个TSM结点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承担独立的 用户管理、准入控制以及安全策略管理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制定总体的安全策 略,下发给各个TSM管理结点,并且对TSM管理结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TSM系统对于关键的用户认证数据库提供镜像备份机制,当主数据库发生 故障时,镜像数据库提供了备份的认证源,能够保证基本业务的提供,防止因 为单一数据源失效导致接入控制的网络故障。
当TSM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者TSM系统所在的网络发生严重故障时, 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情况进行选择:业务优先/安全优先。
如果选择业务优先,准入控制设备(802.1X交换机除外)上设计的逃生通 道能够检测到TSM系统的严重故障,启用逃生通道,防止重要业务中断。
TSM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提供服务器状态监控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监控服 务器的运行状态,如数据库链接不上、SACG链接故障以及CPU/内存异常等。当 检查到服务器的状态异常时,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管理员及时处理。
四、终端虚拟化技术
1.传统的终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
1) DLP
(1) 工作方式:DLP (Data Loss Prevention,数据丢失防护)技术侧重于信 息泄密途径的防护,是能够通过深度内容分析对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和使用中 的数据进行鉴定、检测和保护的产品。可以在PC终端、网络、邮件服务器等 系统上针对信息内容层面的检测和防护,能够发现你的敏感数据存储的位置, 之后进行一定的处理方式,但也是有些漏洞的。
(2) 使用场景与限制:虽然DLP方案从灵活性、安全性、管理性上都满足 了数据安全的需求,但同样成功部署DLP方案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其数据内 容匹配算法的误报率要足够低。然而,由于数据内容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在 定义数据内容匹配规则的时候漏审率和误判率非常难平衡,无论是哪个厂商的 DLP产品,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的误报率普遍都偏高,DLP方案的防护效果体验 并不好。
2) DRM
(1) 工作方式:DRM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数字权限管理)是加密
及元数据的结合,用于说明获准访问数据的用户,以及他们可以或不可以对数 据运行进行某些操作。DRM可决定数据的访问及使用方式,相当于随数据一 起移动的贴身保镖。权限包括读取、更改、剪切/粘贴、提交电子邮件、复制、 移动、保存到便携式保存设备及打印等操作。虽然DRM的功能非常强大,但 难以大规模实施。
(2) 使用场景与限制:DRM极其依赖手动运行,因此难以大规模实施。用 户必须了解哪些权限适用于哪种内容的用户,这样的复杂程度常使得员工忽略 DRM,并导致未能改善安全性的失败项冃。如同加密一样,企业在应用权限时 必须依赖人为的判断,因为DRM丄具不具备了解内容的功能。成功的DRM 部署通常只限于用户训练有素的小型工作组。由于存在此种复杂性,大型企业 通常并不适合部署DRM。但如同加密一样,可以使用DLP来专注于DRM, 并减少某些阻碍广泛部署的手动进程。
3) 全盘加密
(1) 工作方式:所谓全盘加密技术,一般是采用磁盘级动态加解密技术, 通过拦截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对磁盘数据的读/写请求,实现对全盘数据的实时 加解密,从而保护磁盘中所有文件的存储和使用安全,避免因便携终端或移动 设备丢失、存储设备报废和维修所带来的数据泄密风险。
(2) 使用场景与限制:与防水墙技术类似,全盘加密技术还是无法对不同 的涉密系统数据进行区别对待,不管是涉密文件还是普通文件,都进行加密存 储,无法支持正常的内外部文件交流。另外,全盘加密方案虽然能够从数据源 头上保障数据内容的安全性,但无法保障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软件 系统损坏,所有的数据都将无法正常访问,对业务数据的可用性而言反而是一 种潜在的威胁。
上述传统安全技术是目前银行业都会部署的基础安全系统,这些安全系统 能够在某一个点上起到防护作用,然而尽管如此,数据泄密事件依然是屡禁不 止,可见银行业网络整体安全目前最人的威胁来源于终端安全上。而且部署这 么多的系统方案以后,用户体验不佳,不容易推广,因此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彻底改变企业内网安全现状,必须部署更为有效的涉密系统数据防泄密方案。
2.数据保护的创新——终端虚拟化技术
为了能够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易用性和部署快速性,冃 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终端虚拟化的技术来实现数据安全的保护。其中, 桌面/应用虚拟化技术以及基于安全沙盒技术的虚拟安全桌面就是两种比较常 见的方式。
1)桌面/应用虚拟化
桌面/应用虚拟化技术是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它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 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通过采购大量服务器,将CPU、存储器等硬件资 源进行集中建设,构建一个终端服务层,从而将桌面、应用以图像的方式发布 给终端用户。作为云计算的一种方式,由于所有的计算都放在服务器上,对终 端设备的要求将大大降低,不需要传统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用户 可以通过客户端或者远程访问等方式获得与传统PC —致的用户体验,如图9-6 所示。
不过,虽然基于计算集中化模式的桌面虚拟化技术能够大大简化终端的管 理维护工作,能够很好地解决终端数据安全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服务端的部署 成本过大和管理成本提高等新问题。
(1) 所有的客户端程序进程都运行在终端服务器上,需要配置高性能的终 端服务器集群来均衡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2) 由于网络延迟、服务器性能、并发拥塞等客观因素影响,在桌面虚拟 化方案中,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大大低于物理计算机本地应用程序的使用体验。
(3) 计算集中化容易带来终端服务器的单点故障问题,需要通过终端服务 器的冗余备份来强化系统的稳定性。
(4) 桌面虚拟化方案中部署的大量终端服务器以及集中化的数据存储之间 的备份、恢复、迁移、维护、隔离等问题。
(5) 由于数据集中化,管理员的权限管理也需要列入考虑,毕竟让网络管 理员能够接触到银行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也是违背数据安全需求的。
(6) 桌面集中化方案提高了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无法满足离线办公的需求。
因此,此种方案在大规模部署使用时会遇到成本高、体验差的问题,如图
9-7所示。
2)防泄密安全桌面
为了解决桌面/应用虚拟化存在的问题,一种新的终端虚拟化技术——基r 沙盒的安全桌面被应用到了防泄密领域,如图9-8所示。
在不改变当前IT架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本地PC的软、硬件资源,在本 地直接通过安全沙盒技术虚拟化了一个安全桌面,这个桌面可以理解为原有默 认桌面的一个备份和镜像,在安全桌面环境下运行的应用、数据、网络权限等 完全与默认桌面隔离,并且安全沙盒可以针对不同桌面之间进行细粒度的安全 控制,比如安全桌面下只能访问敏感业务系统,安全桌面内数据无法外发、复 制、打印、截屏,安全桌面内保存的文件加密存储等等。
这样一来,通过安全桌面+安全控制网关的联通配合,就可以确保用户只有 在防泄密安全桌面内进行了认证后才能访问核心敏感系统,实现了在终端的多 业务风险隔离,确保了终端的安全性。安全桌面虚拟化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多个 虚拟的安全桌面,通过不同虚拟安全桌面相互隔离文件资源、网络资源、系统 资源等,可以让用户通过不同的桌面访问不同的业务资源。
比如为用户访问涉密业务系统提供了一个具有数据防泄露防护的防泄密安 全桌面,尽可能减少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影响,解决了物理隔离方案的易用性问 题,如图9-9所示。
基于沙盒的安全桌面方案的价值在于,在实现终端敏感业务数据防泄密的 前提下,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增强了易用性,还保护了用户的现有投资。目 前,防泄密安全桌面已经在金融、政府、企业等单位开始了广泛的应用,主要部署在CRM、ERP、设计图样等系统前端,以防止内部销售、供应链、财务等 人员的主动泄密行为。
但是安全桌面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不适用于Java、C语言的代 码开发环境,存在一定兼容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两种终端虚拟化技术各有优劣,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具体可以参照图9-10。
穿越机msp是什么意思
移动安全平台(Mobile Security Platform)
MSP是针对移动安全而建立的移动安全平台。MSP为移动提供安全沙箱、安全浏览、安全通讯、安全邮件、数据加密、传输加密、设备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应用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安全服务。可以是公有云的平台,也可以是私有云平台。旨在为企业移动安全打造一个综合而全面的安全平台。
MSP是mobile security platform英文的缩写。是目前移动化安全一个热点概念。它是基于EMM基础上衍生而来,EMM即企业移动管理,核心功能设备级的管理、内容管理、应用管理等。而MSP是基于EMM的基础之上,以安全为前提,从端、管、云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移动安全基础服务平台。
MSP概念最早的是由启迪思创的CTO段继平提出,他指出,MSP平台是一个安全服务平台,他所提供的服务移动是企业移动化必须的,但必须是以安全为前提,移动安全沙箱、移动安全桌面、移动安全浏览、移动安全通讯、移动安全邮件、移动安全加固等一系列安全服务,都是MSP为你提供,你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化你企业的安全服务。以安全为前提的移动安全平台,才是企业愿意使用的移动化产品。
MSP的安全也是从端、管、云三部分去实现整套安全方案。
云端提供设备管理、内容管理、应用管理、用户管理、消息服务、应用加固、邮件服务等。
智能移动终端中信息安全都有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措施
一、移动终端安全威胁因素
(一)应用程序
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因其攻击水平需求低,往往成为恶意攻击者的首选目标。
(1)移动间谍应用程序。
“间谍软件”会在使用者可视范围内隐藏自身,加载到用户的设备上,窃取使用者的短信、网站浏览记录、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并保持对用户进行监听和监视。使用用户毫无察觉的方式,将窃取的数据传给远端服务器。”间谍软件”甚至可以监控设备环境,通过自毁方式躲避检测。有些”间谍软件”,比如近来被安全专家查出的 FinFisher 间谍程序,能够从指定的应用程序(微信、Facebook 和一些国外主流的社交软件)中窃取使用者的个人数据。
(2)银行恶意应用程序。
一些银行恶意软件会以木马的方式潜入设备终端,并以网络钓鱼类似的方式,伺机窃取使用者敏感的银行类信息。如今,移动支付的变革为用户带了更大的潜在风险。强大的移动终端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这一变革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吸引了新型致力于窃取交易信息和电子货币的恶意应用程序。
(3)淘汰掉的应用程序。
软件更新一般会对现在版本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相对于最新的应用程序版本,旧版的应用程序由于发布已久,其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就会被恶意攻击者发现,恶意攻击者会利用旧版本中的安全漏洞,对仍然使用旧版本的用户进行攻击,使用户的隐私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二)操作系统平台
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不具备调用硬件层面上的能力,应用程序均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使用终端物理资源的 API 接口,应用开发者使用开放的 API 接口开发应用程序,使用应用商店发布开发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和使用。如果一些敏感的 API(如相机、位置等)被开发者恶意利用,就会带来隐私窃取、远程控制等安全问题。Android 操作系统基于其代码开源性,使得一些潜在安全漏洞能够及时的主动发现,但其开放的应用程序分发模式,允许用户安装来自于官方应用市场以外的应用源的应用。
Android 开发者开发一款应用程序只需要开发者的签名,相比iOS 系统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iOS 不仅需要开发人员签名,还需要苹果服务器的签名,而得到苹果官方的签名,就必须有两个月的审核期限,AppStore 还会限制每周上新的应用程序的数量。因此,iOS 提供给用户的应用程序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相较于 Android 的机制,iOS 会显得更加有秩序和安全。
二、移动终端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
(一)总是使用可信的数据网络
对于移动终端来说,可信的网络包括无线服务提供商的数据网络以及公司、居家和可信地点提供的 Wi-Fi 连接。这样就可以确保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没有安全威胁,也无法被攻击者用来获取所传输的敏感数据。实现设置和管理假冒的Wi-Fi 连接点比实现假冒的蜂窝数据连接容易很多。因此,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蜂窝数据连接能够有效降低遭受攻击的风险。
(二)使用可靠方式获取应用程序
对于我们使用的移动终端,终端的操作系统都会带有系统自身的应用商店,如苹果系操作系统平台会带有 AppStore;安卓操作系统平台一般会配有 GooglePlay 或一些设备提供厂商自己开发的应用商店,比如华为会带有华为应用市场。使用设备提供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会大大增强应用程序的源安全性。
(三)赋予应用程序最少的访问权限
当从应用市场中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时,确保只给予应用程序运行所需的最少权限。如果一个应用的权限要求过度,用户可以选择不安装该应用或者将该应用标记为可疑,不要轻易确认应用程序提及的访问权限。
什么是移动商务应用主体面临的安全威胁
(一)无线网络自身的安全问题
移动网络自身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在移动电子商务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安全问题,如通信被窃听、通信双方身份欺骗与通信内容被篡改等。由于通信媒介的不同,信息的传输与转换也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隐患。
(二)通信终端的安全问题
目前手持移动设备的安全成胁主要有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移动设备的物理安全,用户身份、账户信息和认证密钥丢失,SIM卡被复制,RFID被解密等方面。
(三)软件病毒造成的安全威胁
目前,手机软件病毒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加重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了这种安全威胁,软件病毒会传播非法信息,破坏手机软硬件,导致手机无法正常工作。主要安全问题表现在用户信息、银行账号和密码等被窃等方面。
(四)运营管理漏洞
目前有着众多的移动商务平台,而其明显的特点是平台良莠不齐,用户很难甄别这些运营平台的真伪和优劣。在平台开发过程中一些控制技术缺少论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而服务提供者对平台的运营疏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诸多的安全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策略
安全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开发的初期及运营过程中都必须注重移动商务的安全性,安全策略的开发可以借鉴传统电子商务,但不可忽视自身的特点,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安全的交易环境,才能促进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
(一)端到端的安全
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必须保障它的安全性、完整性,移动电子商务中的终端设备有不尽相同的操作系统且采用不同标准,这就要求制订安全策略时需考虑企业和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移动应用的要求,如性能、可扩展性及系统管理通用性等。安全策略应对商业安全问题产生的影响,系统的制定全局策略。
(二)安全技术防护策略
1.无线公共密钥技术(WPKI)o WPKI可以用来管理公开密钥和数字证书,它确保了数据传输路径真正的端到端安全及可信交易,可信的WPKI还能够使企业实施非复制功能,并能保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
2.CA认证中心。通过对密钥进行有效管理,并发数字证书证明密钥的有效性,将公开密钥与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用户结合,利用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加密算法等加密技术,建立起加解密和认证系统,防止电子商务交易中一些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篡改与欺诈等问题的威胁,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安全进行,并保障支付安全。
3.防病毒技术。防病毒技术主要做到病毒查杀、新病毒迅速反应、病毒实时监测、快速方便的升级与系统兼容性等方面,以保证移动设备终处于较好较稳定的工作状态。
(三)安全管理策略
1.规范行业管理。为了保证移动电子商务交易的高效与可靠,必须建立一个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安全标准,并提高交易各方的安全意识。建立交易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以促进健康,快速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
2.完善相关法律。国家应在已经建立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和制度,明确行业政策导向,保障公平的竞争环境。随着更有意义的安全法律制定,双方可以放心地参与方便,快捷,安全的移动电子商务活动纠。
关于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和中国移动威胁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移动威胁分析、移动安全威胁数据平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