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接口可视化平台(可视化接口管理工具)

网友投稿 413 2023-02-2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api接口可视化平台,以及可视化接口管理工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api接口可视化平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可视化接口管理工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六大接口管理平台,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先聊一聊前端和后端分离的优点。前后端分离优点如下:

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定制好接口文档,后端工程师要写好单元测试,推荐使用 chrome 的插件 postman 或 soapui或 jmeter,service 层的测试用例拿 junit 写。
但是这种情况对于接口文档管理很不方便,所以下面就罗列一些互联网公司常用的接口文档管理平台。

Swagger是一个大型的API开发者的工具框架,该框架提出了一个编写OpenAPI的规范(命名为OAS),并且Swagger可以跨整个API生命周期进行开发,从设计和文档到测试和部署。
Swagger框架三核心:

YApi部署流程介绍

YApi 是高效、易用、功能强大的 api 管理平台,旨在为开发、产品、测试人员提供更优雅的接口管理服务。它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创建、发布、以及维护API。除此之外,YApi 还为用户提供了优秀的交互体验,开发人员只需利用平台提供的接口数据写入工具以及简单的点击操作就可以实现接口的管理。特性:

难点:如果需要要执行自动化测试,需要编写脚本。

Eolinker是国内企业级IT研发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品牌,在线API接口管理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满足各行业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中对研发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API开发管理(AMS)、开发团队协作、自动化测试、网关(AGW)以及监控(AMT)等服务。
特性:

ShowDoc一个非常适合IT团队的在线API文档、技术文档工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BaaS(后端即服务)越来越流行。服务端提供API,APP端或者网页前端便可方便调用数据。用ShowDoc可以非常方便快速地编写出美观的API文档。

项目地址: https://www.showdoc.cc

DOClever是一个可视化接口管理工具 ,可以分析接口结构,校验接口正确性, 围绕接口定义文档,通过一系列自动化工具提升我们的协作效率。
特性:

DOClever官网: http://www.doclever.cn/controller/index/index.html
DOClever GitHub: https://github.com/sx1989827/DOClever

阿里妈妈前端团队出品的开源接口管理工具RAP第二代,RAP通过GUI工具帮助WEB工程师更高效的管理接口文档,同时通过分析接口结构自动生成Mock数据、校验真实接口的正确性,使接口文档成为开发流程中的强依赖。有了结构化的API数据,RAP可以做的更多,而我们可以避免更多重复劳动。基于RAML的接口定义、文档生成、Mock Server完成了定义和使用的分离,通过一套规范完成的接口定义,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得到适应不同API管理系统的输出,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保持了核心定义不变。RAP较之于RAML,前者更加集中,所有的定义、文档、mock都在同一个服务中完成,并且实时生效,方便快捷,如果只考虑方便易用,RAP是更好的选择,而RAML显得更加繁琐,更适合于公开的接口定义,方便在各个系统之间流转。

github源码地址: https://github.com/thx/rap2-delos

YAPI高效,易用,功能强大的API管理平台

YAPI通用可视化接口管理平台
百度提供api接口可视化平台的测试地址api接口可视化平台: https://yapi.baidu.com/

1.安装yapi
npm install -g yapi-cli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2.启动yapi
yapi server
yapi默认让打开
需要将0,.0.0.0换成本地ip地址
打开后进行配置

3.配置

航班管家开放平台——打造航空铁路出行行业的企业级SaaS服务平台

“ 本项目案例由 航班管家 投递并参与 由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联合推出api接口可视化平台的“行业盘点季之数智化转型升级”大型主题策划活动之《2021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企业》榜单/奖项的评选。

航班管家开放平台是航空铁路出行行业首个SaaS级服务平台api接口可视化平台,聚焦大交通出行服务行业数字化升级,基于民航局空管局授权的官方动态数据,整合航空、铁路、场站、旅客、货运等多维度数据,结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模型与行业Know-how,面向行业提供多种数据服务产品和数据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合作伙伴、帮助其提效降本。

如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的旅行社、票务代理、TMC、企业差旅部门等,用户在其平台购票后,需要通过其他第三方平台查询航班/列车动态信息,用户体验感和便利程度大大降低,航班管家面向这些企业,提供SaaS级产品【行程服务H5】,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页面个性化配置,然后将配置好的页面直接嵌入自有APP、公众号、小程序等产品中,方便用户在自有平台完成购票、动态查询等服务,形成服务闭环,提高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面向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协调难度大,但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航司、机场等企业,还有需要分析数据的金融、券商、媒体、院校、咨询公司、研究机构等行业,航班管家提供【智数出行】服务,包括数据分析平台、可视化大屏、大数据分析报告等产品,分析行业数据、洞察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与行业洞见,以满足行业日常工作及决策支撑需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施时间

开始时间:2021年1月初完成项目立项

里程碑节点:
2021年1月25日
·官网V1.0版本上线。
·华为云上代码部署,正式环境搭建完成。

2021年4月8日
·平台V1.0版本上线,支持账号认证、产品服务开通。

2021年5月31日
·平台V2.0版本上线,行程服务产品支持套餐包购买,H5版本官网、产品介绍页上线。
·首批客户上线,分贝通、公务之家、QQ浏览器、UC浏览器等。

2021年6月30日
·平台V3.0版本上线,官网全新改版、行程服务产品支持功能模块可配置化、支持在线扫码支付。

截止时间:2021年年8月底

依托于航班管家多年的数据积累及服务B端、C端用户经验总结,打造一站式开放平台,致力于为多种行业用户提供民航、铁路、航空货运大交通数据及其衍生产品与服务,如行程服务H5、API接口、大数据分析报告、数据分析工具及可视化等,助力企业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为企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行程服务H5

为OTA/TMC/旅行社/企业差旅部门等,提供基于H5页面的航空/铁路行程全流程信息服务,企业可将H5页面直接嵌入自有移动端产品中,如APP、公众号、小程序,让出行旅客/员工不再依赖其他第三方产品,在自有产品中即可掌握行程动态信息,方便旅客/员工合理安排规划行程,提升出行体验,提高服务满意度,增强用户黏性,同时降低企业开发维护成本。

API接口

为各类需要航班/列车动态信息、航班/列车准点率、飞机/列车基础参数、机场/车站基础设施信息及其他相关数据的企业,提供API接口服务。如用车行业,基于实时的航班/列车动态信息,做好机场/车站接送业务支持,合理安排车辆调度,提高服务效率;保险业,基于准点率数据,实现延误险动态定价,基于航班/列车动态数据,自动判断航班延误/取消是否达到赔付标准,实现自动理赔,提高理赔效率;OTA,提供飞机/列车基础参数数据,如机型、车型、座椅间距、 娱乐 设施配备等,供用户在选择航班时做参考,提升服务体验感。

数据报告

基于航班管家多年的民航铁路数据积累,分析民航铁路交通运输和旅客出行状况,提供定期、专题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分析报告,还可基于行业专家团队能力提供深度行业咨询服务,从整体上把握市场趋势,为日常工作及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如为发动机制造商,围绕机队数据、飞机利用率、停场时长等指标,提供机队分析报告,帮助其快速掌握航司机队状况;为机场、航司、金融、证券、媒体等行业,围绕计划/实际航班量、航班执飞率、航班座位数、航班拥挤度、旅客运输量等指标,提供民航运行周报,从整体上把握民航运行状况,了解行业趋势;节假日时发布专题报告,分析旅客出行数据, 探索 旅客出行规律,为航司、旅行社、酒店等企业,在制定节假日产品时,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分析工具及可视化

基于行业领先且专业的民航铁路出行大数据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模型,通过可视化平台,将分析、预测数据深入浅出的展现出来。如Mapping System(航线网络图),提供航司、机场航线布局,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展示,方便用户直观便捷的查机场/航司航线状况、通航点状况、空铁联运衔接状况;大数据平台,提供官方统计、机场分析、航司分析、航线分析、铁路分析等分析模块,帮助航司/机场快速掌握民航铁路整体运行状况,了解对标机场/航司运行状况,为机场/航司运行、服务提升、产品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为文旅厅,提供空铁联运实时监测系统,帮助文旅厅实时掌握机场/火车站实时旅客流量、航班运行状况、旅客运行状况,提前做好景区开放、接待筹备等工作。

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及时准确对外输出。我们的数据覆盖全球1100+家航空公司,5000+座机场,境内航班数据覆盖率达100%,全球航班覆盖率达98%,每天处理超过20万趟航班的动态信息,智能推送40多类旅客行程关怀信息,国内航班实际起降时间准确率达99%。同时,自建铁路数据库已覆盖国内3138个车站,10000+班车次,每日覆盖中国国内90W+进出站车次。

航班动态的数据是由数据生产者实时解析的,数据生产者将解析的数据发送到Kafka,由消费服务对数据进一步消费处理,最终由消费服务将有效的数据同步到MySQL数据库中存储。

全球每天约有10万次航班的起降,预计每分钟产生5万条航班动态数据合计14M,每天产生的数据约20.4G,每月612G,每年7.2T ; 航班管家数据覆盖全球1100+家航空公司,5000+座机场,境内航班数据覆盖率达100%,全球航班覆盖率达98%,每日处理超过20万趟航班的动态信息。

为了面向行业提供多种数据服务产品和数据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合作伙伴、帮助其提效降本,2021年01月06日,公司领导召集部分员工,确定了项目的大致方向,提出了依托现有的航班、高铁数据接口,开发一个“航班管家开放平台”的SaaS平台。

01

项目设计

研发人员根据项目提出的需求,第一时间画了简单的设计图。

航班管家开放平台可主要分为3个大模块和15个子模块:3个大模块分别是控制台模块、数据服务模块、数据中心模块。15个子模块分别是:用户模块、鉴权模块、产品模块、网关模块、API数据模块、H5数据模块、控制台模块、管理后台模块、账单模块、余额模块、批价模块、支付模块、时间轴模块、行程中心模块、行程消息模块。

控制台模块:

提供用户专属账号登陆“航班管家开放平台”的控制台,开通“行程服务”中的产品获取航班、高铁服务的专属API接口数据和下载“数据报告”产品中有价值的大数据分析报告等。

数据服务模块:

数据中心模块:

基于民航空管局授权的官方动态数据,整合航空、铁路、场站、旅客、货运等多维度数据,结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模型与行业Know-how,构建有价值的数据。

02

技术选型

技术团队了解完业务的需求,考虑到用户的类型和规模,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稳定性、可伸缩性和可维护性,确定了以下的架构模式:

2.1、分层模式:

控制台模块采用的是分层模式:表示层、应用层、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

使用Vue.js等进行前端展示,完成集成和数据展示功能。

应用层:

使用Spring Cloud、Log4j、MyBatis等开源框架,Spring Cloud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是Java,保证了系统代码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同时它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可用性。

数据访问层:

综合使用Kafka、MySQL、Redis等多种开源技术,高效完成数据存储、资源调度、数据计算等,为业务及其他环节做支撑。

2.2、主从设备模式

数据中心模块中的数据库MySQL采用主从设备模式:主设备储存数据最终的计算结果,从设备中返回主设备中的计算结果。

MySQL使用主从设备模式,实现了实时灾备,在单台机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切换到其它机器,即实现了数据的备份,又保证了服务的高可用,同时从设备可以有多个,也保留了服务的扩展性。

2.3、代理模式

采用Nginx服务器的反向代理,防止主服务器被恶意攻击,确保数据的安全,提供数据的防护能力。同时Nginx服务器提供有负载均衡和动静分离的实现支持,可以极大的提高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可用性。为了进一步保证网络安全,所有的服务均采用HTTPS加密协议进行网络资源传输,为用户良好的体验效果提供保障。

03

实施过程

2021-01-18

以下模块分别完成了服务器端文档编写和接口开发并发布测试环境:

1. 产品模块完成了H5资源和API资源的在线配置相关接口;

2. 鉴权模块完成了资源访问的鉴权相关接口;

3. 用户模块完成账户信息的维护相关接口;

4. API数据模块完成了航班数据输出接口、高铁正晚点数据输出接口;

5. H5数据模块完成了航班详情页和高铁详情页服务器端接口;

6. 控制台模块完成产品列表、应用列表相关接口。

2021-01-25

1. 控制台模块和产品模块、鉴权模块、前端完成联调和上线;

2. 网关模块和鉴权模块、产品模块、H5数据模块、API数据模块完成联调并上线;

3. 管理后台模块完成了基础框架的搭建和权限系统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到线上华为云。

2021-02-25

以下模块分别完成了服务器端文档编写和接口开发并发布测试环境:

1. API数据模块完成高铁动态、列车时刻表输出相关接口;

2. H5数据模块完成航班详情页内部跳转链接页面、高铁详情页内部跳转链接页面;

3. 时间轴模块完成卡片元数据和阶段卡片关联的相关接口;

4. 控制台模块完成用户注册、找回密码、更换手机号、主题配置相关接口;

5. 管理后台模块完成产品货架的展示、产品上下架,用户信息,系统配置。

2021-03-08

1. API数据模块和网关模块完成高铁动态、列车时刻表输出的联调、上线;

2. H5数据模块和网关模块、前端完成航班详情页、高铁详情页内部跳转链接页面的联调、上线;

3. 时间轴模块和管理后台模块完成卡片元数据和阶段卡片关联的联调、上线;

4. 控制台模块和用户模块、前端完成户注册、找回密码、更换手机号、主题配置的联调、上线;

5. 管理后台模块完成产品货架的展示、产品上下架、用户信息、系统配置的上线。

2021-03-26

以下模块分别完成了服务器端文档编写和接口开发并发布测试环境:

2. 行程消息模块完成消息推送、消息列表展示的相关接口;

3. 控制台模块完成用户的认证、应用的动态配置、银行卡对公转账充值的相关接口;

4. 批价模块完成了产品的批价处理相关接口;

5. 账单模块完成了生成产品的消费订单相关接口;

6. 余额模块完成了消费订单的扣费相关接口

7. 支付模块完成了企业账户信息的维护、银行卡对公转账充值到余额、余额支付、余额查询的相关接口;

8. 管理后台完成用用户认证审核、户充值的订单和充值处理的相关接口。

2021-04-08

1. 行程中心模块和网关模块、控制台模块完成了联调、上线;

2. 行程消息模块和网关模块、控制台模块完成了联调、上线;

3. 账单模块和批价模块、余额模块、支付模块完成了联调、上线;

4. 控制台模块和支付模块、管理后台模块、前端完成了联调、上线;

5. 管理后台模块和控制台完成了联调、上线。

2021-05-15

以下模块分别完成了服务器端文档编写和接口开发并发布测试环境:

1. 支付模块完成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的相关接口;

2. 账单模块完成了日账单、月账单统计和明细查询的相关接口;

3. 控制台模块完成了用户账单的汇总和明细的展示和导出、行程服务产品套餐包展示和购买和订单的支付、查询相关接口;

4. 批价模块完成行程服务产品套餐包的批价;

5. 管理后台模块完成产品套餐的录入、上下架,用户购买套餐的展示、用户订单的相关功能。

2021-05-31

1. 支付模块和控制台完成扫码支付的联调、上线;

2. 账单模块和控制台完成账单统计和明细查询的联调、上线;

3. 控制台模块和支付模块、前端完成套餐的展示、购买和订单列表的查询的联调和上线;

4. 批价模块和控制台模块完成套餐包相关产品的计费调整的联调和上线;

5. 管理后台模块完成了测试和上线。

2021-06-18

以下模块分别完成了服务器端文档编写和接口开发并发布测试环境:

1. 控制台模块完成支付宝、微信扫码充值到余额,航班详情页、高铁详情页支持功能模块可配置化;

2. H5数据模块完成航班详情页、高铁详情页功能模块的动态展示。

2021-06-30

1. 控制台模块和支付模块、前端完成扫码充值联调、航班/高铁详情页的功能模块动态配置的联调、上线;

2. H5数据模块和前端完成航班详情页、高铁详情页功能模块的动态展示的联调、上线;

3. 前端完成官网的全新改版上线。

民航局空管局官方授权数据,为航班信息提供了官方来源的数据,充实、完善了底层数据库。

·与交通行业专业院校、科研院所、金融券商等展开合作,特聘各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咨询服务及分析报告产品。

一、项目定位

1. 概述:大交通数据及服务开放平台,为多种行业用户提供民航、铁路、航空货运大交通数据及其衍生产品服务,并根据各行业特色和需求,提供个性化、配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2. 目标:封装航班管家的各项能力,向平台用户输出多种类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自助化线上服务,降低自身人力成本投入。

3.提供成熟稳定的行程服务H5页面,企业可在自有移动端产品中嵌入航班、列车行程服务及行程管理页面,以企业自己的品牌,在自有产品中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出行用户,让用户能轻松管理自己的行程。帮助企业显著提升用户出行体验,更好服务用户,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4. 可为企业高效快速对接以下成熟型行程服务产品降低企业开发成本、提升用户出行服务满意度,如行程管理、航班行程服务、列车行程服务、全场景服务信息推送。用户可随时查看已有行程/ 历史 行程

用户可自主添加航班、列车行程,支持航班号/起降地查询航班信息、车次号/出发到达站查询火车信息,航班行程服务,围绕用户航空出行场景,提供精准的航班动态信息,并将航空出行全流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数据和服务,企业可通过H5页面将服务嵌入自有产品中,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不同行程阶段,给用户提供的服务,可以在平台进行配置。实时、精准呈现航班动态相关信息,大数据预测起飞及到达时间,准确告知值机柜台和登机口信息,详细指引登机路线,确保用户顺利登机,航班近期准点率及平均延误时长统计。

二、目标群体

1. 短期目标群体:

有数据使用需求的中小型用户,如券商、咨询公司、学者学生、创业开发者等(对标API接口产品)。

有数据分析需求,需要数字化分析工具的用户,如机场、航司、政府、制造商等(对标数据平台、数据报告产品)。为C端提供行程服务需求的用户如中小型OTA、TMC等(对标行程服务产品)。

2. 长期目标群体:

有货运数据需求的用户,如物流、货运代理等(对标货运服务产品)

为服务的各领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如OTA、物流、航司、机场、制造商、用车、保险、车联网、集成系统开发、云服务等。

成效:

保险:行业数据分析核算,实时核保,赔付周期提升99%,赔付率降低50%,优化用户服务体验。

网约车:合理优化网约车资源利用率,平均减少接送机司机空等时间75分钟/年。

酒店:为酒店提供用户行程管理,6小时酒店航班信息同步,提高房源利用率,提升“机+酒”服务体验。

物流:为物流快递行业提供发货前中后数据信息参考,航班管家为中国90%的航空快件服务商赋能提效。

航班管家

航班管家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出行平台,以“航班+高铁”的行程服务为核心,服务全面覆盖航班、高铁以及专车接驳三大出行场景,服务所有大交通出行用户。面向C端,航班管家为用户提供航班/列车动态信息、票务/酒店预订、专车接送、出行攻略内容等在内的一站式出行服务,让出行成为美好的生活方式;面向B端,航班管家构建覆盖航班和铁路出行全场景的企业级SaaS平台,聚焦大交通出行服务行业数字化升级,为OTA、TMC等行业提供多场景服务解决方案,赋能合作伙伴,提效降本。

APICloud发布低代码开发平台,赋能B端企业提升IT生产力

【猎云网北京】5月23日报道

在云原生快速普及的趋势下,传统软件架构正在全面转向云架构,而传统软件开发也全面向云开发的模式推进。特别是企业内的基础支撑系统在积极适应业务互联网化、数字化过程中,产生了“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刚性需求。CIO和CTO如何打造全新的IT团队和模式?如何更好的满足越来越多由业务部门发起的零散IT需求,成为巨大的挑战。为了一种全新的IT基础系统,低代码开发平台正在快速的出现和普及。

与此同时,效率一直是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杆,而效率的服务对象则是需求;数字化时代的下半场,能否突破传统效率边界,甚至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区别于企业IT部门主导需求的传统模式,互联网和云的背景下更多是由业务部门自主发起需求,IT部门提供技术与服务,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互联网的快速打法,而供需关系的转化,则使低代码开发平台成为了颠覆传统效率的利器,或将企业IT生产力引领至全新的高度。

在低代码开发平台,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通过少量代码或可视化工具可直接描述需求,并自动生成部分功能与套件,从而加速业务落地,降低人才培训与产品部署的成本,在此过程中低代码展现出与企业创新需求高度匹配的特性,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企业级应用,逐渐成为提升IT生产力的重要趋势;为此,APICloud通过多年技术创新与数据积累,打造的低代码开发平台顺势而生。

5月23日,APICloud正式发布低代码开发平台与新产品,将进一步对To B行业的IT生产力进行赋能。APICloud创始人兼CEO刘鑫发布了全新的IT生产力工具“Plus Mode”,这款涵盖需求分析、产品原型、UI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为一体的组合型工具,依托APICloud低代码开发平台而建,将可视化界面与拖拽式产品进行无缝结合,凭借APICloud丰富的行业案例数据库与敏捷的低代码开发能力为支撑,帮助企业IT项目快速落地。

产品、UI、开发本为IT项目环环相扣的组成部分,Plus Mode为IT项目中每个角色提供工具的同时,大量前置环节的工作量通过大数据复用进行实现,从而为每个环节提升30%至60%的工作效率;对于已上线的产品,Plus Mode也表现出十分融合的友好度,可根据数据需求直接生成API接口,快速打通新、老产品功能与数据的调用;凭借门槛低、上手快的特性,Plus Mode可帮助企业快速训练出一支具备高效协作能力的IT项目团队。

Plus Mode的核心行业数据库由APICloud平台多年积累而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功能、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梳理,目前包含11个行业,63类功能模块,Plus Mode的行业数据库与产品工具均以公有云形式提供,IT团队可随时随地进行协作,行业数据库也会基于互联网创新产品的不断迭代而进行实时更新。

为了更好地贯穿“人效”理念,此次发布会APICloud提出了一套线上+线下的组合拳战术,除了生产力工具,APICloud Coo May还发布了全新概念的共享办公服务,不同于传统共享办公模式,该服务主要面向平台中的技术团队,通过线下联合办公的模式,对入驻的团队进行技术赋能,加速技术变现能力,同时以此加强IT项目的协作效率,该业务是APICloud北京、重庆双总部战略的延伸,目前当地使用APICloud平台的技术团队均可申请入驻。

为了进一步完善开发者生态建设,打通移动应用从开发至上线的全部链条,APICloud联合腾讯云推出更适于移动应用的云解决方案,日后,APICloud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中选购腾讯云的优质服务,并享受一定优惠返利。

API接口是做什么用的?

作为一个编程初学者来说,API函数也许是一个时常耳闻却感觉有些神秘api接口可视化平台的东西。单看它的复杂语法,就足令人望而生畏,但是任何事物在api接口可视化平台我们深入api接口可视化平台了解它之前,总是会有这种感觉的。我们这篇API入门教程的目的,就是要把API函数的来龙去脉告诉大家,破除对API函数的畏惧,使它成为我们编程的好助手。
大家可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过API的英文全称(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WIN32
API也就是MicrosoftWindows
32位平台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对这个定义的理解,需要追溯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上,当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开发WINDOWS平台下的应用程序成为人们的需要。而在WINDOWS程序设计领域处于发展的初期,WINDOWS程序员所能使用的编程工具唯有API函数,这些函数是WINDOWS提供给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的接口,api接口可视化平台他们犹如“积木块”一样,可以搭建出各种界面丰富,功能灵活的应用程序。所以可以认为API函数是构筑整个WINDOWS框架的基石,在它的下面是WINDOWS的操作系统核心,而它的上面则是所有的华丽的WINDOWS应用程序。
但是,那时的WINDOWS程序开发还是比较复杂的工作,程序员必须熟记一大堆常用的API函数,而且还得对WINDOWS操作系统有深入的了解。然而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在WINDOWS平台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程序员可以采用“即见即所得”的编程方式来开发具有精美用户界面和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这些优秀可视化编程环境操作简单、界面友好(诸如VB、VC++、DELPHI等),在这些工具中提供了大量的类库和各种控件,它们替代了API的神秘功能,事实上这些类库和控件都是构架在WIN32
API函数基础之上的,是封装了的API函数的集合。它们把常用的API函数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控件或类库,并赋予其方便的使用方法,所以极大的加速了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有了这些控件和类库,程序员便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程序整体功能的设计上,而不必过于关注技术细节。
实际上如果我们要开发出更灵活、更实用、更具效率的应用程序,必然要涉及到直接使用API函数,虽然类库和控件使应用程序的开发简单的多,但它们只提供WINDOWS的一般功能,对于比较复杂和特殊的功能来说,使用类库和控件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这时就需要采用API函数来实现。
这也是API函数使用的场合,所以我们对待API函数不必刻来研究每一个函数的用法,那也是不现实的(能用的到的API函数有几千个呢)。正如某位大虾所说api接口可视化平台:API不要去学,在需要的时候去查API帮助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http://www.iyuanma.com

api接口是什么?

API: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一组定义、程序及协议的集合,通过 API 接口实现计算机软件之间的相互通信。API 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通用功能集。程序员通过使用 API 函数开发应用程序,从而可以避免编写无用程序,以减轻编程任务。
API 同时也是一种中间件,为各种不同平台提供数据共享。根据单个或分布式平台上不同软件应用程序间的数据共享性能,可以将 API 分为四种类型:
远程过程调用(RPC):通过作用在共享数据缓存器上的过程(或任务)实现程序间的通信。
标准查询语言(SQL):是标准的访问数据的查询语言,通过通用数据库实现应用程序间的数据共享。
文件传输:文件传输通过发送格式化文件实现应用程序间数据共享。
信息交付:指松耦合或紧耦合应用程序间的小型格式化信息,通过程序间的直接通信实现数据共享。
当前应用于 API 的标准包括 ANSI 标准 SQL API。另外还有一些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标准尚在制定之中。API 可以应用于所有计算机平台和操作系统。这些 API 以不同的格式连接数据(如共享数据缓存器、数据库结构、文件框架)。每种数据格式要求以不同的数据命令和参数实现正确的数据通信,但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错误。因此,除了具备执行数据共享任务所需的知识以外,这些类型的 API 还必须解决很多网络参数问题和可能的差错条件,即每个应用程序都必须清楚自身是否有强大的性能支持程序间通信。相反由于这种 API 只处理一种信息格式,所以该情形下的信息交付 API 只提供较小的命令、网络参数以及差错条件子集。正因为如此,交付 API 方式大大降低了系统复杂性,所以当应用程序需要通过多个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时,采用信息交付 API 类型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API 与图形用户接口(GUI)或命令接口有着鲜明的差别:API 接口属于一种操作系统或程序接口,而后两者都属于直接用户接口。
有时公司会将 API 作为其公共开放系统。也就是说,公司制定自己的系统接口标准,当需要执行系统整合、自定义和程序应用等操作时,公司所有成员都可以通过该接口标准调用源代码,该接口标准被称之为开放式 API。 关于api接口可视化平台和可视化接口管理工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api接口可视化平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可视化接口管理工具、api接口可视化平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浙江大数据交易平台(浙江大数据建设)
下一篇:关于自适配接口服务系统是什么的信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