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接口 加密api,以及接口加密方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接口 加密api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接口加密方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API接口签名验证_MD5加密出现不同结果的解决方法
系统在提供接口给第三方系统使用时,通常为了安全性会做接口加密。
设计原则 :使用HTTPS安全协议 或 传输内容使用非对称加密,这里采用后者。
在对参数进行加密,生成sign时,相同的参数两次加密的结果不一样。
加密规则:
1.拼接出来的字符串不一致
测试时,在加密前将要加密的字符串打印出来比较,发现两次字符串一致。
2.编码问题
加密时,两次的默认编码不一致。
在上述加上默认编码: byte[] btInput = content.getBytes("utf-8"); ,问题解决。
简单实现:
1.接口调用方和接口提供方约定好统一的参数加密算法。
2.接口调用方在调用时把加密后的signature放在参数中去请求接口。
3.判断时间戳有效期。
4.将参数用约定号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与参数中的signature进行比较,一致则调用接口。
API接口入门(二):API接口的签名验签和加解密原理
本文目录: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兄弟,突然在微信里面跟你说“兄弟,借我1万应急呗”,你会怎么反应?
我想大部分人马上的反应就是:是不是被盗号了?他是本人吗?
实际上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讯行为,系统间调用API和传输数据的过程无异于你和朋友间的微信沟通,所有处于开放环境的数据传输都是可以被截取,甚至被篡改的。因而数据传输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所以必须加密。
加密核心解决两个问题:
古代人写信通过邮差传信,路途遥远,他们为了避免重要的内容被发现,决定用密文来写信,比如我想表达“八百标兵上北坡”,我写成800north,并且收件人也知道怎么阅读这份信息,即使路上的人截取偷看了,也看不懂你们在说的什么意思。同时我在文末签上我的字迹,在盒子里放上我的信物(比如一片羽毛等等),这样收件人也就知道这份信是我寄出的了。
这被称为“对称性密码”,也就是加密的人用A方式加密,解密的人用A方式解密,有什么缺点呢?
如果你经常传输,这就很容易被发现了密码规律,比如我很快就知道你寄信都会带上一片羽毛,那我以后也可以搞一片羽毛来冒充你了。加上,如果我要给很多人寄信,我就要跟每个人告诉我的加密方式,说不准有一个卧底就把你的加密方式出卖了。
因为互联网传输的对接方数量和频率非常高,显然搞个对称性密码是不安全的。于是,基于对称性密码延伸出“非对称密码”的概念。
通俗的解释:A要给B发信息,B先把一个箱子给A,A收到之后把信放进箱子,然后上锁,上锁了之后A自己也打不开,取不出来了,因为钥匙在B的手里,这样即使路上被截取了,别人也打不开箱子看里面的信息,最后B就能安全地收到A发的信了,并且信息没有泄露。
现在我们以一个单向的A发信息给B的场景进行深入了解公私钥工作原理。
总结:
(1)签名会被任何人获取,但因为签名内容不涉及核心内容,被获取破解是OK的。
(2)重要内容只能接收方解密,任何人获取了都无法解密。
(3)接收者B只有验证签名者是A的信息,才会执行接下来的程序。阿猫阿狗发来的信息不予执行。
捣局者C可能的情况:
(1)他获取到这条信息是A发出的,但看不明白加密的内容。
(2)他可以也用接受者B的加密方法c向接收者B发信息,但他无法冒充发送者A的签名,所以B不会接受C的请求。
(2)公私钥的非对称加密+session key对称加密
上一小节解释的公私钥加密是标准和安全的,但因为这类非对称加密对系统运算的需求比较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希望提升程序响应的时效。所以目前主流应用的另一种加密方式是公私钥的非对称加密+session key对称加密。
(1)当B向A发出临时有效的加密方法之后,通讯的过程变为了对称加密;
(2)这类加密方式的核心是时效性,必须在短时间内更新,否则固定的规律容易被获取破解。
捣局者C可能的情况:
(1)他获取到B发出的session key的加密文件,无法破解session key是什么。因为解密方法在A手上;
(2)通过各种手段,C破解出session key的加解密方法,但因为时效已到,session key更新,C徒劳无功;
(3)C在时效内破解出session key,但无法冒充A的签名。
以上是2种常见的加解密方式,每个开放平台会在概述中最开始介绍API调用的安全加解密方法,这是每个对接过程中必须的准备流程,如微信企业平台在概述中就已介绍利用第2种方法(企业微信命名为access_token)进行加解密传输。
以上就是API签名验签和加解密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我会继续更新API的请求方式等问题,同时以企业微信,微信开放平台等大型开放平台的业务解释各平台支持的现有功能。
综上,水平有限,如有纰漏,敬请指出。
作者:就是爱睡觉;已任职电商和金融业行业的产品岗位3年时间,目前业务以TO B业务为主,文章是用于记录自己在产品工作的思考和想法,希望有想法的小伙伴共同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发现api接口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处理
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MD5 摘要以及令牌机制进行预防和阻击。使用Eolinker Api 测试工具对API接口信息进行加密
接口 加密api,使得接口调用更加安全放心。
开放 API 平台生成公钥和私钥
接口 加密api,并将公钥对外公布
接口 加密api,提供给需要对接 API
接口 加密api的人员。对接 API
接口 加密api的人员将用户的数据使用公钥进行加密传输,即使有黑客使用抓包工具截取到了报文,但是由于解密用户数据只能使用 API 平台自己拥有的私钥才能解密,所以即使报文数据泄露,由于没有钥匙解开传输的信息,黑客获得了报文也无可奈何,非对称加密解决了用户传输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泄露的问题。
RSA 与 HTTPS 的对比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开放 API 接口都使用 HTTPS 协议传输数据。使用 HTTPS 传输相较于 RSA 加密更安全。HTTPS顾名思义,即安全的 HTTP,HTTPS 的主要作用是确认双方的身份和建立安全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HTTPS 既用到了非对称加密,也用到了对称加密。相较于 RSA 加密,RSA 加密实现的,HTTPS 都能实现。但是 HTTPS 存在维护成本高、服务器开销大、需要购买证书、性能相对低的问题,所以出于成本的考虑不能使用 HTTPS,使用 RSA 加密算法是最优的选择。使用Eolinker API接口测试工具选择HTTPS方式进行接口测试。如图2
令牌鉴权
令牌可以理解为通行证,开放 API 接口暴露在公网之后就相当于一个敞开大门一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对于豪宅内的财产而言,这是很不安全的。
这时就需要一个保安查看进出人员的通行证,只有获得通行许可的人员可以进出,没有通行证的人员一律会被拦在大门外,不得进入。
同样对于开放 API 接口而言,如果没有令牌机制,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接口获取数据,造成平台数据流失,给公司和客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使用令牌进行鉴权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放 API 调用方需要在每一次接口调用中都携带令牌,服务器则在过滤器中进行令牌的校验,包含校验令牌是否存在、令牌是否已经过期等。如果令牌在 REDIS 缓存服务器中不存在,或者令牌已过期,则接口服务器直接返回异常信息,由接口调用方进行捕获,强制客户重新登录获取新的令牌,再进行后续操作。
Spring Cloud Gateway API接口安全设计(加密 、签名)
简述:当用户登录时,恶意攻击者可以用抓包工具可以拿到用户提交的表单信息,可以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进而可以恶意访问网站。
RSA加密算法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公开密钥加密和电子商业中RSA被广泛使用。RSA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当时他们三人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RSA就是他们三人姓氏开头字母拼在一起组成的。
1973年,在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工作的数学家克利福德·柯克斯(Clifford Cocks)在一个内部文件中提出了一个相同的算法,但他的发现被列入机密,一直到1997年才被发表。对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的难度决定了RSA算法的可靠性。换言之,对一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愈困难,RSA算法愈可靠。
假如有人找到一种快速因数分解的算法的话,那么用RSA加密的信息的可靠性就肯定会极度下降。但找到这样的算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今天只有短的RSA钥匙才可能被强力方式解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可靠的攻击RSA算法的方式。只要其钥匙的长度足够长,用RSA加密的信息实际上是不能被解破的。
1983年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为RSA算法申请了专利。这个专利2000年9月21日失效。由于该算法在申请专利前就已经被发表了,在世界上大多数其它地区这个专利权不被承认。
非对称算法的在应用的过程如下:
接收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公钥公开,私钥保留;
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消息采用公钥加密,得到密文,然后将密文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密文后,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获得明文。
SpringCloud Gateway + SpringBoot + Nacos+redis
后端把公钥跟前端约定好:
设定公钥、token,token是登录成功后返回的值
解密前端传来的参数并修改传参
登录:返回token
查询:
为了增强URL安全性,前端在header中添加时间戳。另外,搜索公众号顶级科技后台回复“API”,获取一份惊喜礼包。
在header中添加时间戳
确保URL唯一性,前端请求中增加UUID,后端存入redis,有效时长为5分钟,5分钟重复提交拒绝服务
最后一步,添加签名
跟前端约定好,json数据按照ASCII升序排序。
登录页面:
发现验签成功
验签成功
你开放的API接口真的安全吗
接口 加密api你开放的接口真的就很安全吗接口 加密api,看看有没有做到如下几点
1.请求身份验证
2.请求参数校验
3.请求是否唯一
4.请求次数限制
请求身份验证
基于 AccessKey:为接口调用放分配AccessKey和SecretKey(不参与传输,只用于本地接口加密,不能泄露)
基于token身份验证:
1.用户登录提供认证信息(如:账号密码)服务器验证成功后将用户信息保存到token内并设置有效期,再返回token给调用方
2.调用方保存token,并在有效期内重新换取token,保证token是有效的
3.服务器验证token有效性,无效则拦截请求返回错误信息,反之则从token内获取用户信息进行后续操作
请求参数校验
1.校验参数合理性(如:参数类型,参数长度,参数值校验)
2.防止XSS,SQL注入(解决方案:过滤敏感字符或直接返回错误信息)
3.校验参数可靠性是否被篡改(可以将参数以特定格式排列+秘钥组成字符串,在进行MD5或SHA签名)
请求是否唯一
前面第3点解决了请求参数被篡改的隐患,但是还存在着重复使用请求参数伪造二次请求的隐患
timestamp+nonce方案
nonce指唯一的随机字符串 ,用来标识每个被签名的请求。通过为每个请求提供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服务器能够防止请求被多次使用(记录所有用过的nonce以阻止它们被二次使用)。
然而,对服务器来说永久存储所有接收到的nonce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可以使用timestamp来优化nonce的存储 。
假设允许客户端和服务端最多能存在15分钟的时间差,同时追踪记录在服务端的nonce集合。当有新的请求进入时,首先检查携带的timestamp是否在15分钟内,如超出时间范围,则拒绝,然后查询携带的nonce,如存在已有集合,则拒绝。否则,记录该nonce,并删除集合内时间戳大于15分钟的nonce(可以使用redis的expire,新增nonce的同时设置它的超时失效时间为15分钟)。
请求次数限制
某些资源接口 加密api我们需要限制用户的请求次数,同时也为了防止非人为操作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
实现思路如下:
假如我们允许用户每秒钟最多10次请求,超过10次则返回“手速太快了,慢点把。。”
这里我们使用redis辅助我们实现:
以用户IP为key,请求次数为value,有效时间为1秒
用户在每秒的第一次访问的时候,此时我们的redis是没有key为用户ip的数据的(因为失效了,或者第一次请求)所以我们要初始化当前请求用户的ip为keyvalue为0到redis数据库
当用户在1s内再次发起请求我们就将此ip的请求次数+1,并判断请求次数是否已近=10
=10则返回给用户手速太快了!请稍后重试..否则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我会尽快答复,或者关注公众号 程序员MuziDong 随时了解新的动态
关于接口 加密api和接口加密方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接口 加密api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接口加密方式、接口 加密api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