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开放api接口私钥认证,以及接口公私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开放api接口私钥认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接口公私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设计API接口,请求接口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防止第三方随意调用接口?
1. 设定一个密钥比如key = ‘2323dsfadfewrasa3434'。
2. 这个key 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知道。
3. 调用时,发送方,组合各个参数用密钥 key按照一定的规则(各种排序,MD5,ip等)生成一个access_key。一起post提交到API接口。
4. 接收方拿到post过来的参数以及这个access_key。也和发送一样,用密钥key 对各个参数进行一样的规则(各种排序,MD5,ip等)也生成一个access_key2。
5. 对比access_key 和access_key2 。一样。则允许操作,不一样,报错返回或者加入黑名单。
怎样使用API密钥验证用户
使用 API 验证用户的方法
实现用户认证授权系统的方法如下:
首先,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就要能建立一个能适应各种系统权限管理要求的权限模型。
对于己建立的老系统,各系统将自己的用户角色管理,角色一权限管理等部分抽离出来,统一放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
而对于新建立的系统,各系统在建设的初期就要把自己权限设计的要求提交给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按照其需求在本身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权限模型上去构建出该系统的实例。
那么管理员就可以通过统一授权系统为各用户在不同系统的权限进行配置。
在登陆时各系统就调用相关的统一认证和授权接口,获取用户相关的权限信息,进到各系统后再创建用户,将相关的权限信息赋予给用户类。
然后就可以在应用系统中进行权限验证。
这是一个终极目标的做法,这个方法是将所有系统的权限控制部分都建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这种方式既能对用户进行统一的授权和认证,也能展现各用户的统一权限视图。

开放的API接口的安全性问题
其实我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APP调用后台接口的时候,把登陆APP的用户名和密码拼接到参数串里,用RSA公钥对参数串加密并传递给后台。后台接口在得到此参数后,用私钥解密并与数据库中的用户名密码进行比对,如果符合则说明是正常访问。
你觉得这样可行吗?
API接口入门(二):API接口的签名验签和加解密原理
本文目录: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兄弟,突然在微信里面跟你说“兄弟,借我1万应急呗”,你会怎么反应?
我想大部分人马上的反应就是:是不是被盗号了?他是本人吗?
实际上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讯行为,系统间调用API和传输数据的过程无异于你和朋友间的微信沟通,所有处于开放环境的数据传输都是可以被截取,甚至被篡改的。因而数据传输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所以必须加密。
加密核心解决两个问题:
古代人写信通过邮差传信,路途遥远,他们为了避免重要的内容被发现,决定用密文来写信,比如我想表达“八百标兵上北坡”,我写成800north,并且收件人也知道怎么阅读这份信息,即使路上的人截取偷看了,也看不懂你们在说的什么意思。同时我在文末签上我的字迹,在盒子里放上我的信物(比如一片羽毛等等),这样收件人也就知道这份信是我寄出的了。
这被称为“对称性密码”,也就是加密的人用A方式加密,解密的人用A方式解密,有什么缺点呢?
如果你经常传输,这就很容易被发现了密码规律,比如我很快就知道你寄信都会带上一片羽毛,那我以后也可以搞一片羽毛来冒充你了。加上,如果我要给很多人寄信,我就要跟每个人告诉我的加密方式,说不准有一个卧底就把你的加密方式出卖了。
因为互联网传输的对接方数量和频率非常高,显然搞个对称性密码是不安全的。于是,基于对称性密码延伸出“非对称密码”的概念。
通俗的解释:A要给B发信息,B先把一个箱子给A,A收到之后把信放进箱子,然后上锁,上锁了之后A自己也打不开,取不出来了,因为钥匙在B的手里,这样即使路上被截取了,别人也打不开箱子看里面的信息,最后B就能安全地收到A发的信了,并且信息没有泄露。
现在我们以一个单向的A发信息给B的场景进行深入了解公私钥工作原理。
总结:
(1)签名会被任何人获取,但因为签名内容不涉及核心内容,被获取破解是OK的。
(2)重要内容只能接收方解密,任何人获取了都无法解密。
(3)接收者B只有验证签名者是A的信息,才会执行接下来的程序。阿猫阿狗发来的信息不予执行。
捣局者C可能的情况:
(1)他获取到这条信息是A发出的,但看不明白加密的内容。
(2)他可以也用接受者B的加密方法c向接收者B发信息,但他无法冒充发送者A的签名,所以B不会接受C的请求。
(2)公私钥的非对称加密+session key对称加密
上一小节解释的公私钥加密是标准和安全的,但因为这类非对称加密对系统运算的需求比较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希望提升程序响应的时效。所以目前主流应用的另一种加密方式是公私钥的非对称加密+session key对称加密。
(1)当B向A发出临时有效的加密方法之后,通讯的过程变为了对称加密;
(2)这类加密方式的核心是时效性,必须在短时间内更新,否则固定的规律容易被获取破解。
捣局者C可能的情况:
(1)他获取到B发出的session key的加密文件,无法破解session key是什么。因为解密方法在A手上;
(2)通过各种手段,C破解出session key的加解密方法,但因为时效已到,session key更新,C徒劳无功;
(3)C在时效内破解出session key,但无法冒充A的签名。
以上是2种常见的加解密方式,每个开放平台会在概述中最开始介绍API调用的安全加解密方法,这是每个对接过程中必须的准备流程,如微信企业平台在概述中就已介绍利用第2种方法(企业微信命名为access_token)进行加解密传输。
以上就是API签名验签和加解密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我会继续更新API的请求方式等问题,同时以企业微信,微信开放平台等大型开放平台的业务解释各平台支持的现有功能。
综上,水平有限,如有纰漏,敬请指出。
作者:就是爱睡觉;已任职电商和金融业行业的产品岗位3年时间,目前业务以TO B业务为主,文章是用于记录自己在产品工作的思考和想法,希望有想法的小伙伴共同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百度翻译官方接口API与密钥获取及将其授权至软件或插件的方法
首先,打开百度翻译开放 平台网站 ( https://fanyi-api.baidu.com/ ),首先点击右上角进行登录。
登录后,选择“管理控制台”。
首次进入“管理控制台”,需要首先注册为百度翻译的开发者身份。在这里,我们选择“个人开发者”,并填写相关信息。
注册成功后,弹出一个提示进行身份认证的窗口;依据大家的需要选择是否要进行身份认证。建议大家还是选择“确定”,因为可以看一下认证与否对于我们翻译接口的影响。
如下图,可以看到如果认证了个人身份,即可使用高级版的翻译接口。
随后,在这一界面点击上方“翻译开放平台”按钮,回到主页。
可以看到,此时“管理控制台”中已经有了我们账户的信息,同时接口API以及密钥已经显示在了左下角红色圈内部分。
如果仅仅需要获取API,那么到这一步骤就结束了;同时,如果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将这一API授权给一些自己开发的软件、插件,或者是需要我们百度翻译API的软件、插件,那么就继续往下进行。
点击上图中粉色框内的“立即开通”。
选择我们需要开通的服务或功能。
在这里,我选择标准版,大家如果需要高级版就选择右侧即可。
对于标准版而言,我们仅需要在弹出的窗口内填写应用名称(也就是需要获取我们百度翻译API的软件或插件名称)即可;最后两个空,如果我们是自己开发应用的话,可以填一下;如果是授权给别人开发、我们使用的应用的话,一般就不用填了。
随后,回到首页,即可看到我们刚刚申请的应用已经开始了计数功能。
最后一步,我们需要将之前获得的API与密钥复制到对应的软件或插件中即可。
发现api接口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处理
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MD5 摘要以及令牌机制进行预防和阻击。使用Eolinker Api 测试工具对API接口信息进行加密,使得接口调用更加安全放心。
开放 API 平台生成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对外公布,提供给需要对接 API 的人员。对接 API 的人员将用户的数据使用公钥进行加密传输,即使有黑客使用抓包工具截取到了报文,但是由于解密用户数据只能使用 API 平台自己拥有的私钥才能解密,所以即使报文数据泄露,由于没有钥匙解开传输的信息,黑客获得了报文也无可奈何,非对称加密解决了用户传输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泄露的问题。
RSA 与 HTTPS 的对比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开放 API 接口都使用 HTTPS 协议传输数据。使用 HTTPS 传输相较于 RSA 加密更安全。HTTPS顾名思义,即安全的 HTTP,HTTPS 的主要作用是确认双方的身份和建立安全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HTTPS 既用到了非对称加密,也用到了对称加密。相较于 RSA 加密,RSA 加密实现的,HTTPS 都能实现。但是 HTTPS 存在维护成本高、服务器开销大、需要购买证书、性能相对低的问题,所以出于成本的考虑不能使用 HTTPS,使用 RSA 加密算法是最优的选择。使用Eolinker API接口测试工具选择HTTPS方式进行接口测试。如图2
令牌鉴权
令牌可以理解为通行证,开放 API 接口暴露在公网之后就相当于一个敞开大门一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对于豪宅内的财产而言,这是很不安全的。
这时就需要一个保安查看进出人员的通行证,只有获得通行许可的人员可以进出,没有通行证的人员一律会被拦在大门外,不得进入。
同样对于开放 API 接口而言,如果没有令牌机制,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接口获取数据,造成平台数据流失,给公司和客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使用令牌进行鉴权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放 API 调用方需要在每一次接口调用中都携带令牌,服务器则在过滤器中进行令牌的校验,包含校验令牌是否存在、令牌是否已经过期等。如果令牌在 REDIS 缓存服务器中不存在,或者令牌已过期,则接口服务器直接返回异常信息,由接口调用方进行捕获,强制客户重新登录获取新的令牌,再进行后续操作。
关于开放api接口私钥认证和接口公私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开放api接口私钥认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接口公私钥、开放api接口私钥认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