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sscanf函数的用法是什么
298
2023-01-19
本文目录一览:
前后端分离架构带来的好处一搜一大堆,我们来看一下分离后后端接口的安全问题。
前后端分离架构现状:
这样的情况后端api是暴露在外网中,因为常规的web项目无论如何前端都是要通过公网访问到后台api的,带来的隐患也有很多。
1.接口公开,谁都可以访问
2.数据请求的参数在传输过程被篡改
3.接口被重复调用
...
session和cookie都是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讯需要提供的认证,当客户端的值和服务器的值吻合时,才允许请求api,解决了第1个问题,但是当攻击者获取到了传输过程中的session或者cookie值后,就可以进行第2、3种攻击了
JWT标准的token包含三部分:
头部用于描述关于该JWT的最基本的信息,例如其类型以及签名所用的算法等
将上面的JSON对象进行 [base64编码] 可以得到下面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我们将它称作JWT的Header
Payload也是一个JSON对象。包含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这里面的前五个字段都是由JWT的标准所定义的。
将上面的JSON对象进行 [base64编码] 可以得到下面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我们将它称作JWT的Payload
将上面的两个编码后的字符串都用句号 . 连接在一起(头部在前),就形成了
最后,我们将上面拼接完的字符串用 HS256算法 进行加密。在加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个 密钥(secret) 。如果我们用 mystar 作为密钥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到我们加密后的内容
这一部分叫做 签名
最后将这一部分签名也拼接在被签名的字符串后面,我们就得到了完整的JWT
签名解决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参数被篡改的风险
一般而言,加密算法对于不同的输入产生的输出总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人 对Header以及Payload的内容解码之后进行修改,再进行编码的话,那么新的头部和载荷的签名和之前的签名就将是不一样的。 而且,如果不知道服务器加密的时候用的密钥的话,得出来的签名也一定会是不一样的。
解决了篡改数据的问题,还有第3个问题,那就是攻击者不修改数据,只是重复攻击
比如在浏览器端通过用户名/密码验证获得签名的Token被木马窃取。即使用户登出了系统,黑客还是可以利用窃取的Token模拟正常请求,而服务器端对此完全不知道, 因为JWT机制是无状态的。
可以在Payload里增加时间戳并且前后端都参与来解决:
作者:关开发
一.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理解前后端分离大概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
1. 交互形式
2. 代码组织形式
3. 开发模式与流程
1.1 交互形式
前后端不分离
后端将数据和页面组装、渲染好了之后,向浏览器输出最终的html;浏览器接收到后会解析html,解析引入的css、执行js脚本,完成最终的页面展示。
前后端分离
后端只需要和前端约定好接收以及返回的数据格式(一般用JSON格式),向前端提供API接口。前端就可以通过HTTP请求调用API的方式进行交互。前端获取到数据后,进行页面组装、渲染,最终在浏览器呈现。
1.2 代码组织形式
前后端不分离
在web应用早期的时候,前端页面以及后台业务数据处理的代码都放在一个工程下,甚至放在同一目录下,前端页面夹杂着后端代码。前、后端开发工程师都需要把整套代码导入开发工具才能开发。此阶段下前后端代码以及工作耦合度太高,前端不能独立开发和测试,后端人员也要依赖前端完成页面后才能完成开发。最糟糕的情况是前端工程师需要会后端模板技术(jsp),后端工程师还要会点前端技术,需要口头说明页面数据接口,才能配合完成开发。否则前端只能当一个“切图仔”,只输出HTML、CSS、以及很少量与业务逻辑无关的js;然后由后端转化为后端jsp,并且还要写业务的js代码。
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代码放在不同的工程下,前端代码可以独立开发,通过mock/easy-mock技术模拟后端API服务可以独立运行、测试;后端代码也可以独立开发,运行、测试,通过swagger技术能自动生成API文档供前端阅读,还可以进行自动化接口测试,保证API的可用性,降低集成风险。
1.3 开发模式与流程
前后端不分离
在项目开发阶段,前端根据原型和UI设计稿,编写HTML、CSS以及少量与业务无关的js(纯效果那些),完成后交给后台人员,后台人员将HTML转为jsp,并通过JSP的模板语法进行数据绑定以及一些逻辑操作。后台完成后,将全部代码打包,包含前端代码、后端代码打成一个war,然后部署到同一台服务器运行。顶多做一下动静分离,也就是把图片、css、js分开部署到nginx。
具体开发流程如下:图略
前后端分离
实现前后端分离之后,前端根据原型和UI设计稿编写HTML、CSS以及少量与业务无关的js(纯效果那些),后端也同时根据原型进行API设计,并与前端协定API数据规范。等到后台API完成,或仅仅是API数据规范设定完成之后。前端即可通过HTTP调用API,或通过mock数据完成数据组装以及业务逻辑编写。前后端可以并行,或者前端先行于后端开发了。
具体开发流程如下:图略
二、前后端分离的好处与坏处。
从上面3个方面对比了之后,前后端分离架构和传统的web架构相比,有很大的变化,看起来好处多多。到底是分还是不分,我们还是要理性分析是否值得才去做。
从目前应用软件开发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 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多终端化。
· 大型应用架构模式正在向云化、微服务化发展。
我们主要通过前后端分离架构,为我们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提升:
· 为优质产品打造精益团队
通过将开发团队前后端分离化,让前后端工程师只需要专注于前端或后端的开发工作,是的前后端工程师实现自治,培养其独特的技术特性,然后构建出一个全栈式的精益开发团队。
· 提升开发效率
前后端分离以后,可以实现前后端代码的解耦,只要前后端沟通约定好应用所需接口以及接口参数,便可以开始并行开发,无需等待对方的开发工作结束。与此同时,即使需求发生变更,只要接口与数据格式不变,后端开发人员就不需要修改代码,只要前端进行变动即可。如此一来整个应用的开发效率必然会有质的提升。
· 完美应对复杂多变的前端需求
如果开发团队能完成前后端分离的转型,打造优秀的前后端团队,开发独立化,让开发人员做到专注专精,开发能力必然会有所提升,能够完美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前端需求。
· 增强代码可维护性
前后端分离后,应用的代码不再是前后端混合,只有在运行期才会有调用依赖关系。应用代码将会变得整洁清晰,不论是代码阅读还是代码维护都会比以前轻松。
那么前后端分离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我目前是没有想到,除非你说会增加前端团队的配备,后端工程师会变的不全能。。。
二、前后端分离架构方案。
实现前后端分离,主要是前端的技术架构变化较大,后端主要变为restfull 风格API,然后加上Swagger技术自动生成在线接口文档就差不多了。
对于目前用于前后端分离方案的前端技术架构主要有两种:
· 传统SPA
· 服务端渲染SSR
2.1 传统SPA
传统SPA指的是单页面应用,也就是整个网站只有一个页面,所有功能都通过这一个页面来呈现。因为一个人的肉眼,某一个时间点看一个页面,既然如此何必要不同功能做多个页面呢?只保留一个页面作为模板,然后通过路由跳转来更新这个模板页面的内容不就可以了吗?确实如此,现在通过reac全家桶、tvue全家桶,模块化、路由、wabpack等技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一个单页面应用。
单页面应用的运行流程
1.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url
2.单页面的html文件(index.html)被下载到浏览器,接着下载html里面引用的css,js。
3.css,js下载到浏览器完成之后,浏览器开始解析执行js向后端服务异步请求数据。
4.请求数据完成后,进行数据绑定、渲染,最终在用户浏览器呈现完整的页面。
2.2 服务端渲染
服务端渲染的方案指的是数据绑定,渲染等工作都放在服务端完成,服务端向浏览器输出最终的html。大家看完这个是不是有个疑问,这不是又回到了前后端不分离的时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里的服务端是用来执行前端数据绑定、渲染的,也就是把浏览器的一部分工作分担到了服务端。而目前具备这只种能力的服务端是NodeJs服务端。
它的原理其实就是在浏览器与前端代码中间插入了一个NodeJs服务端。浏览器请求前端页面时,会先经过NodeJS服务端,由NodeJs去读取前端页面,并执行异步后端API,获取到数据后进行页面数据绑定,渲染等工作,完成一个最终的html然后返回浏览器,最后浏览器进行展示。
服务端渲染应用的运行流程:
1.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url
2.NodeJS服务端接收到请求,读取到对应的前端html,css,js。
3.NodeJS解析执行js向后端API异步请求数据。
4.NodeJs请求数据完成之后,进行数据绑定、渲染,得到一个最终的html。
5.NodeJs向浏览器输出html,浏览器进行展示。
PS:其实本质就是把前端编写成一个nodeJs的服务端web应用。实施服务端渲染后,我们最终运行的是一个Nodejs服务端应用。而单页面应用是把静态页面部署到静态资源服务器进行运行。
看到这里,你是否又有疑问,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搞服务端渲染呢?
2.3 SPA与服务端渲染方案对比
SPA的优点是开发简单,部署简单;缺点是首次加载较慢,需要较好的网络,不友好的SEO。
so,以下就是使用服务端渲染的理由了(摘取vue官方说法):
与传统 SPA (单页应用程序 (Single-Page Application)) 相比,服务器端渲染 (SSR) 的优势主要在于:
· 更好的 SEO,由于搜索引擎爬虫抓取工具可以直接查看完全渲染的页面。
请注意,截至目前,Google 和 Bing 可以很好对同步 JavaScript 应用程序进行索引。在这里,同步是关键。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初始展示 loading 菊花图,然后通过 Ajax 获取内容,抓取工具并不会等待异步完成后再行抓取页面内容。也就是说,如果 SEO 对你的站点至关重要,而你的页面又是异步获取内容,则你可能需要服务器端渲染(SSR)解决此问题。
· 更快的内容到达时间 (time-to-content),特别是对于缓慢的网络情况或运行缓慢的设备。
无需等待所有的 JavaScript 都完成下载并执行,才显示服务器渲染的标记,所以你的用户将会更快速地看到完整渲染的页面。通常可以产生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对于那些「内容到达时间(time-to-content) 与转化率直接相关」的应用程序而言,服务器端渲染 (SSR) 至关重要。
使用服务器端渲染 (SSR) 时还需要有一些权衡之处:
· 开发条件所限。浏览器特定的代码,只能在某些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lifecycle hook) 中使用;一些外部扩展库 (external library) 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才能在服务器渲染应用程序中运行。
· 涉及构建设置和部署的更多要求。与可以部署在任何静态文件服务器上的完全静态单页面应用程序 (SPA) 不同,服务器渲染应用程序,需要处于 Node.js server 运行环境。
· 更多的服务器端负载。在 Node.js 中渲染完整的应用程序,显然会比仅仅提供静态文件的 server 更加大量占用 CPU 资源 (CPU-intensive - CPU 密集),因此如果你预料在高流量环境 (high traffic) 下使用,请准备相应的服务器负载,并明智地采用缓存策略。
以vue为例,实施服务端渲染可以查看官方指南: https://ssr.vuejs.org ,或选择Nuxt.js
2.4 预渲染技术
如果你调研服务器端渲染 (SSR) 只是用来改善少数营销页面(例如 /, /about, /contact 等)的 SEO,那么你可能需要预渲染。无需使用 web 服务器实时动态编译 HTML,而是使用预渲染方式,在构建时 (build time) 简单地生成针对特定路由的静态 HTML 文件。优点是设置预渲染更简单,并可以将你的前端作为一个完全静态的站点。
如果你使用 webpack,你可以使用 prerender-spa-plugin 轻松地添加预渲染。它已经被 Vue 应用程序广泛测试 - 事实上,作者是 Vue 核心团队的成员。
prerender-spa-plugin: https://github.com/chrisvfritz/prerender-spa-plugin
三、前后端分离技术选型
- artTemplate + bootstrap(不推荐, 不算完全前后端分离)
- vue全家桶(推荐)
- react全家桶 (推荐,生态全)
作为一个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的团队,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在一起热烈的讨论“你这接口参数怎么又变了?”,“接口怎么又不通了?”,“稍等,我调试下”,“你再试试..."。
那能不能写好接口文档,大家都按文档来开发?很难,因为写文档、维护文档比较麻烦,而且费时,还会经常出现 API 更新了,但文档还是旧的,各种同步不一致的情况,从而耽搁彼此的时间。
之前我们团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么作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我是如何带领团队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能做到让写文档/维护文档这件事情的短期收益就能远高于付出的成本,那么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开发人员就会非常乐意去写接口文档。
要做到写文档和及时维护文档的短期收益就能远高于付出的成本,无非两个方向:
鉴于此,我们设想如果有一款工具做到以下这些是不是就非常爽了?
总结下来,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款工具:
为此,我们几乎尝遍了市面上所有相关的工具,但是很遗憾,没有找到合适的。
于是,我们自己实现了一个Postman + Swagger + RAP + JMeter
这个工具就是 Apifox,经常很长一段时间不断更新迭代后,我们基本上完全实现了最初的设想,几乎完美解决了最开始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公司内部大受欢迎。并且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最佳实践。
没错,现在我们已经将Apifox产品化对外服务了,你们团队也可以直接使用Apifox了。
官网:www.apifox.cn
Apifox = Postman + Swagger + Mock + JMeter
Apifox 是 API 文档、API 调试、API Mock、API 自动化测试一体化协作平台。
通过一套系统、一份数据,解决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只要定义好接口文档,接口调试、数据 Mock、接口测试就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再次定义;接口文档和接口开发调试使用同一个工具,接口调试完成后即可保证和接口文档定义完全一致。高效、及时、准确!
节省研发团队的每一分钟!
如果你认为 Apifox 只做了数据打通,来提升研发团队的效率,那就错了。Apifox 还做了非常多的创新,来提升开发人员的效率。
通常一个接口会有多种情况用例,比如 正确用例 参数错误用例 数据为空用例 不同数据状态用例。定义接口的时候定义好这些不同状态的用例,接口调试的时候直接运行,非常高效。
可以独立定义数据模型,接口定义时可以直接引用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之间也可以相互引用。同样的数据结构,只需要定义一次即可多处使用;修改的时候只需要修改一处,多处实时更新,避免不一致。
使用 Apifox 调试接口的时候,系统会根据接口文档里的定义,自动校验返回的数据结构是否正确,无需通过肉眼识别,也无需手动写断言脚本检测,非常高效!
Apifox 自动校验数据结构
设置断言:
Apifox 设置断言
运行后,查看断言结果:
先放一张图对比下 Apifox 和其他同类工具 零配置 mock 出来的数据效果:
Apifox Mock 数据结果对比同类工具
可以看出 Apifox 零配置 Mock 出来的数据和真实情况是非常接近的,前端开发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再手动写 mock 规则。
「Apifox 如何做到高效率、零配置生成非常人性化的 mock 数据」
Apifox 项目可“在线分享” API 文档,分享出去的 API 文档可设置为公开或需要密码访问,非常方便与外部团队协作。
体验地址:https://www.apipark.cn/s/ce387612-cfdb-478a-b604-b96d1dbc511b/http/5041285
根据接口模型定义,自动生成各种语言/框架(如 TypeScript、Java、Go、Swift、ObjectiveC、Kotlin、Dart、C++、C#、Rust 等)的业务代码(如 Model、Controller、单元测试代码等)和接口请求代码。目前 Apifox 支持 130 种语言及框架的代码自动生成。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自定义代码模板来生成符合自己团队的架构规范的代码,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接口调试
Apifox 多种主题色可选
关于前后端分离免费api和前后端分离使用的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前后端分离免费api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前后端分离使用的技术、前后端分离免费api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