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伺服控制器的吊舱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网友投稿 348 2022-11-28

基于数字伺服控制器的吊舱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1 吊舱及陀螺稳定平台

2 稳定平台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此文设计的陀螺稳定平台主要是要保证各个光传感器的视轴稳定。结合整个吊舱系统,主要是实现以下6个功能:

1)现吊舱的稳定控制;2)实现吊舱的运动控制;3)限位信号输入;4)错误指示电路;5)LOCK电路;6)串口通信。

图l为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2.2.1 陀螺信号处理电路

这里的电源电路设计主要的目的是给各芯片提供基准电压。TSMl212D用于产生±12 V基准电源,给放大器4558和REF02CZ提供基准电压,而REF02CZ用于产生+5 V基准电压,给放大器提供参考电压。图3为电源电路原理图。

2.2.3 吊舱运动信号处理电路

在本系统软件设计中,主要完成陀螺稳定的功能。通过采集Elmo Whistle控制器的模拟输入口由光纤陀螺反馈回来的电压信号AN[1],在程序设定相应的跟随比例AG[2],实现相应的陀螺稳定功能。这里的关键是参数AG[2]的确定。这个参数首先有一个估算的过程,估算完成后,可以在稍后的调试环节中进行微调,最终实现精准的陀螺稳定功能。参数AG[2]可以按以下方法估算:

2)光纤陀螺最大感应输出电压为2.5 V,此时对应吊舱的速度应为M,M的值在吊舱设计时已经设定,为60(°)/s;此时电机的转速为S2,则S2的值为:S2=(60/N)xS1;

3)比例因子AG[2]=S2/2.5;

Elmo Whistle内部有可调用函数,通过相应的设置语句,控制器就可以根据判断6个数字输入口的状态,执行相应的内部函数。在本系统中,体现为LOCK信号功能、限位信号功能以及指示输出等。图5为陀螺稳定系统的部分软件流程图。

为了真正实现机载吊舱的数字化,在实现以上功能之外,本系统还就指令控制吊舱运动做了相应的尝试。在原有的软件模块中,通过判断输入口3的状态.增加了一个串口通信模块。如果检测到控制器数字输入口3为低电平,则触发串口通信模块子程序,向控制器发送控制状态字,实现指令控制吊舱功能。当然,这个功能也可以通过PC机向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指令实现。

3 结束语

配合Elmo公司的Studio界面和Recorder软件,可以分析机载吊舱陀螺稳定平台是否达到技术指标要求,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修改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中的参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系统最终设计出的机载吊舱陀螺稳定平台,应用于目前的吊舱系统中,吊舱的稳定性能达到50μrad,俯仰转动角度为-120°~+15°,方位转动角度为360°连续,最大转动速度为60(°)/s最大转动加速度200(°)/S2,功耗小于240 W。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美团搜索粗排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Java面向对象的封装特征深度解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