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STM32时钟设计分析

网友投稿 292 2022-11-24

单片机STM32时钟设计分析

一、硬件上的连接问题

1)对于100脚或144脚的产品,OSC_IN应接地,OSC_OUT应悬空。

2)对于少于100脚的产品,有2种接法:

ii)分别重映射OSC_IN和OSC_OUT至PD0和PD1,再配置PD0和PD1为推挽输出并输出‘0’。此方法可以减小功耗并(相对上面i)节省2个外部电阻。

对上图的分析如下:

重要的时钟:

PLLCLK,SYSCLK,HCKL,PCLK1,PCLK2 之间的关系要弄清楚;

3、LSE:低速外部晶体 32.768kHz主要提供一个精确的时钟源一般作为RTC时钟使用

在STM32中,有五个时钟源,为HSI、HSE、LSI、LSE、PLL。

①、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②、HSE是高速外部时钟,可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者接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为4MHz~16MHz。

③、LSI是低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40kHz。

④、LSE是低速外部时钟,接频率为32.768kHz的石英晶体。

STM32中有一个全速功能的USB模块,其串行接口引擎需要一个频率为48MHz的时钟源。该时钟源只能从PLL输出端获取,可以选择为1.5分频或者1分频,也就是,当需要使用USB模块时,PLL必须使能,并且时钟频率配置为48MHz或72MHz。

另外,STM32还可以选择一个时钟信号输出到MCO脚(PA8)上,可以选择为PLL输出的2分频、HSI、HSE、或者系统时钟。

系统时钟SYSCLK,它是供STM32中绝大部分部件工作的时钟源。系统时钟可选择为PLL输出、HSI或者HSE。系统时钟最大频率为72MHz,它通过AHB分频器分频后送给各模块使用,AHB分频器可选择1、2、4、8、16、64、128、256、512分频。其中AHB分频器输出的时钟送给5大模块使用:

③、直接送给Cortex的空闲运行时钟FCLK。

在以上的时钟输出中,有很多是带使能控制的,例如AHB总线时钟、内核时钟、各种APB1外设、APB2外设等等。当需要使用某模块时,记得一定要先使能对应的时钟。

需要注意的是定时器的倍频器,当APB的分频为1时,它的倍频值为1,否则它的倍频值就为2。

连接在APB2(高速外设)上的设备有:UART1、SPI1、Timer1、ADC1、ADC2、所有普通IO口(PA~PE)、第二功能IO口。

RCC 寄存器结构,RCC_TypeDeff,在文件“stm32f10x_map.h”中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

vu32 CR; //HSI,HSE,CSS,PLL等的使能

vu32 CFGR; //PLL等的时钟源选择以及分频系数设定

vu32 CIR; // 清除/使能时钟就绪中断

vu32 APB1RSTR; //APB1线上外设复位寄存器

vu32 APB2ENR; //APB2线上外设时钟使能

vu32 APB1ENR; //APB1线上外设时钟使能

} RCC_TypeDef;

这些寄存器的具体定义和使用方式参见芯片手册,因为C语言的开发可以不和他们直接打交道,当然如果能够加以理解和记忆,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外接晶振为8Mhz,最高工作频率为72Mhz,显然需要用PLL倍频9倍,这些设置都需要在初始化阶段完成。为了方便说明,以例程的RCC设置函数,并用中文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

static void RCC_Config(void)

{

RCC_DeInit();

RCC_HSEConfig(RCC_HSE_ON);

{

FLASH_PrefetchBufferCmd(FLASH_PrefetchBuffer_Enable);

FLASH_SetLatency(FLASH_Latency_2);

RCC_HCLKConfig(RCC_SYSCLK_Div1);

RCC_PCLK2Config(RCC_HCLK_Div1);

RCC_PCLK1Config(RCC_HCLK_Div2);

RCC_ADCCLKConfig(RCC_PCLK2_Div6);

//上面这句例程中缺失了,但却很关键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E_Div1, RCC_PLLMul_9);

RCC_PLLCmd(ENABLE);

while (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PLLRDY) == RESET)

{}

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PLLCLK);

while (RCC_GetSYSCLKSource() != 0x08)

{}

}

//使能外围接口总线时钟,注意各外设的隶属情况,不同芯片的分配不同,到时候查手册就可以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FSMC,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D | RCC_APB2Periph_GPIOE |

RCC_APB2Periph_GPIOF | RCC_APB2Periph_GPIOG |

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

由上述程序可以看出系统时钟的设定是比较复杂的,外设越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同时这种设定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设定参数也是有顺序规范的,这是应用中应当注意的,例如PLL的设定需要在使能之前,一旦PLL使能后参数不可更改。

经过此番设置后,对于外置8Mhz晶振的情况下,系统时钟为72Mhz,高速总线和低速总线2都为72Mhz,低速总线1为36Mhz,ADC时钟为12Mhz,USB时钟经过1.5分频设置就可以实现48Mhz的数据传输。

时钟控制寄存器(RCC_CR)

eg:RCC-》CR|=0x00010000; //外部高速时钟使能HSEON

RCC-》CR|=0x01000000; //使能PLLON

RCC-》CR》》25; //等待PLL锁定

时钟配置寄存器(RCC_CFGR)

eg: RCC-》CFGR=0x00000400; //APB1=DIV2;APB2=DIV1(不分频);AHB=DIV1(不分频);

根据STM32库函数设置时钟流程:

RCC_DeInit(); //设置RCC寄存器重新设置为默认值

RCC_HSEConfig(RCC_HSE_ON); //打开外部高速时钟晶振

HSEStartUpStatus = RCC_WaitForHSEStartUp(); //等待外部高速时钟晶振工作

if(HSEStartUpStatus == SUCCESS) //外部就绪

{

//Add here PLL ans system clock config

RCC_HCLKConfig(RCC_SYSCLK_Div1); //设置AHB时钟不分频

RCC_PCLK2Config(RCC_HCLK_Div1); //设置APB2时钟不分频

RCC_PCLK1Config(RCC_HCLK_Div2); //设置APB1时钟二分频

RCC_ADCCLKConfig(RCC_PCLK2_Div6); //设置ADC时钟六分频

//设置PLL时钟将8M时钟9倍频到72M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E_Div1,RCC_PLLMul_9);

RCC_PLLCmd(ENABLE); //使能PLL

FlagStatus Status;

Status = 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PLLRDY);

if(Status == RESET)

{

……

}

RCC_SYSCLKConfig(RCC-SYSCLKSource_PLLCLK); //将PLL输出设置为系统时钟

{}

}

else

{

//Add here some code to deal with this error

}

//使能外围接口总线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 / RCC_APB1PeriphClockCmd()

具体配置过程:

第一步:

复位并配置向量表。

函数MYRCC_DeInit();

下面对该函数进行分析:

(1) 设置外设复位寄存器:RCC-》APB1RSTR = 0x00000000

(2) 设置外设复位寄存器:RCC-》APB2RSTR = 0x00000000

同第一步外设复位寄存器的设置。

RCC-》APB1RSTR = 0x00000000;//复位结束

RCC-》APB2RSTR = 0x00000000;

这里的“复位结束”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把它注释掉后发现也是可以运行的

1是复位.0当然是不复位了

不复位那就是复位结束了。

STm32有三种启动模式:

1,ISP模式。这种模式就是STM32复位后就执行固化在内部的BOOTLOADER程序(固化的,我们无法读写。),然后等待串口数据,从而实现串口bootloader功能。

这种模式不会从用户存储区启动(除非用串口控制其从0X08000000启动),所以在更新了代码之后,需要设置为其他模式(FLASH模式)。

2,FLASH启动模式。这种模式直接从0X08000000启动,也就是我们自己编写的代码的启动方式了。正常情况都应该用这种。

3,SRAM启动模式。这种模式我没有用过,是从0X20000000启动的,也就是说在sram模式开始之前,你要确保SRAM里面已经有代码了,否则就是死机。

RCC-》AHBENR = 0x00000014

(4) 设置外设时钟使能寄存器:

RCC-》APB1ENR = 0x00000000;

RCC-》APB2ENR = 0x00000000; 将所有外设全部关闭

(5) 使能内部高速HSION。

RCC-》CR |=0x00000001;

stm32的时钟启动过程。

启动过程是:

1,首先使用内部时钟(这也是为什么你不接晶振也可以下载代码了)。

2,尝试开启外部时钟。

3,如果开启成功,则使用外部时钟,否则使用内部。

4,做其他事情。

当然以上代码都需要你自己写代码实现,当然内部时钟是默认的时钟,你不开启也可以。

(6) 复位SW,HPRE,PPRE1,PPRE2,ADCPRE,MCO

RCC-》CFGR &= 0xF8FF0000;

这步有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Cfgr寄存器主要用于对时钟分频的控制,见下图:

通过该步的配置:

首先配置MCO无输出,MCO是什么呢?是指可以将stm32的内部时钟通过IO口引脚输出出去,如上图就可以看到,对cfgr的配置,可以有四种mco输出,分别是将pllclk两分频后输出,hsi(片内时钟)输出等。

其次:配置ADCPRE就是上图中AHB分频器线面的ADC

再次:配置ppre2也就是高速外部时钟APB2,这里设成不分频。高速外部时钟主要驱动一些高速外设,这个在APB2ENR时钟控制寄存器中有介绍

再次:配置PPRE1配置低速外部时钟分频APB1这里也全部设成不分频。

再次:配置HPRE。这几个位主要用来配置AHB这个寄存器的分频系数这里也设置成不分频。也就是说上图SYSCLK经AHB没有分频。

最后:配置SW,以及SWS。表示启用HIS作为系统时钟。

到这一步,经过分析得知,RCC-》CFGR &= 0xF8FF0000;主要是用来配置ahb等各个分频器的设置,以及将片内时钟作为系统内部时钟。

(6) 关闭HSEON,CSSON,PLLON

RCC-》CR &= 0xFEF6FFFF;

通过分析CR寄存器可以看出,该寄存器主要涉及三个时钟PLL,CSS,HSE。

(7) 复位HSEBYP.

(8) 复位PLLSRC,PLLXTPRE,PLLMUL and USBPRE

RCC-》CFGR &= 0xFF80FFFF;

注意:在这一部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RCC-》CFGR &= 0xFF80FFFF;

PLLSRC=0 HSI振荡器时钟经2分频后作为PLL输入时钟

PLLXTPRE=0,HSE分频器作为PLL输入,HSE不分频

这样不冲突吗?

答案是:以最后配置为准,就是最后一次配置会改变前一次的配置,所以说以最后一次配置为准。

也就是说后文还有其他代码对其进行定义。那干嘛还要怎么重复配置呢?

有时候是有用的。比如你想让stm32超频一会,然后又恢复正常运行,这就有用了。

(9) 关闭所有中断

RCC-》CIR = 0x00000000;

(10) 配置向量表

#ifndef VECT_TAB_RAM

MY_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RAM,0x0);

#else

MY_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xtTab_FLASH,0x0);

#endif

下面对该函数分析:

//函数功能:设置向量表偏移地址

//NVIC_VectTab:基址

//Offset:偏移量

void MY_NVIC_SetVectorTable(u32 NVIC_VectTab, u32 Offset)

{

//检查参数合法性

assert_param(IS_NVIC_VECTTAB(NVIC_VectTab));

assert_param(IS_NVIC_OFFSET(Offset));

SCB-》VTOR = NVIC_VectTab|(Offset & (u32)0x1FFFFF80);//设置NVIC的向量表偏移寄存器

//用于标识向量表是在CODE区还是在RAM区

}

前面两行是用来检查参数合法性,这里不作分析。重点看第三行

配置这个向量表有什么用?相见cortexm3权威指南113页向量表的解释

这里

#define NVIC_VectTab_RAM ((u32)0x20000000)

#define NVIC_VectTab_FLASH ((u32)0x08000000)

Offset的值为0x0,为偏移地址,地址必须能被64 * 4 = 256整除,具体请看权威手册113页

SCB-》VTOR = NVIC_VectTab|(Offset & (u32)0x1FFFFF80);//设置NVIC的向量表偏移寄存器的疑问如下:

SCB-》VTOR = NVIC_VectTab|(Offset & (u32)0x1FFFFF80);//设置NVIC的向量表偏移寄存器。

既然是设置NVIC的向量表偏移量,为什么还要和NVIC_VectTab相或呢。只设置OFFSET不就可以了吗,另外VTOR设置只有BIT【28:7】有作用啊,相或以后也放不下这么多位吧?

这个是基址。

那个7~28的,你能定义一个28位的数据出来嘛?

VTOR设置只有BIT【28:7】,你把(u32)0x1FFFFF80二进制看看是不是【28:7】。

然后再看下面一段话:

在《《权威指南》》第一百零四页,有这么一段话:

NVIC 中有一个寄存器,称为“向量表偏移量寄存器”(在地址0xE000_ED08处),通过修改它的值就能定位向量表。但必须注意的是:向量表的起始地址是有要求的:必须先求出系统中共有多少个向量,再把这个数字向上增大到是2的整次幂,而起始地址必须对齐到后者的边界上。例如,如果一共有32个中断,则共有32+16(系统异常)=48个向量,向上增大到2的整次幂后值为64,因此地址

地址必须能被64*4=256整除,从而合法的起始地址可以是:0x0, 0x100, 0x200等。

向量表偏移量寄存器,也就是SCB-》VTOR.它的第29位,用来标识向量表是在CODE区还是RAM区,从而0X1,就是最高3位不去动,这好理解。 但是低位,根据上面这段话的理解,STM32自己有60个中断,加上CM3的16个,总共有76个中断,扩大到2的整次幂,那就是128,然后再乘以4,得到512,也就是0X200.根据这样计算,合法的偏移地址应该是0X0,0X200,0X400,0X600.。。因此,在此处应该&0X1FFF FE00.才对。

以上是我的理解。实际上确是&0X1FFF FF80;这点,我也有疑问。

答案:cortex-m3权威指南上介绍 bit 28-7为向量表的起始地址。所以低7位没有用到,所以&0X80,为的就是将低七位清零。但这里写&0X1FFF FE00,也能达到清零的目的。至于地址必须是512的整数只要offset这个参数注意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回到例说stm32这本书61页的Stm32_Clock_Init()函数:

经过上面配置完毕后,下面开始配置外部时钟。

Ministm32开发板目前的实都是采用高速外部时钟作为时钟源,在经过MYRCC_Deinit()先将外部时钟源关闭,然后在cfgr重新配置之后,下面就准备开启高速外部时钟。

(11) RCC-》CR |= 0x00010000;外部高速时钟使能HSEON,前面说过以最后一次设置为准,所以自打这一步开始HSE作为了外部时钟。

(12) 等待外部时钟是否就绪

对此,原子哥也说了写成(RCC-CR》》17)&0X01比较合适,但我感觉RCC-CR》》17是不准确的,比方说如果第十八位是1,那么右移17位后不管时钟是否就绪,表达式“RCC-CR》》17”的结果始终为真,这样while(!(RCC-CR》》17))不就没有意义了吗?所以写成(RCC-CR》》17)&0X01才是最准确的

(13) 配置APB1/2=DIV2和AHB = DIV1

RCC-》CFGR = 0x00000400;

(14) 设置PLL分频

PLL -=2;

RCC-》CFGR = PLL 《《18;

设置PLL 9倍频

这里还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如下

其实,这里今天林妹妹问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那就是PLL是一个u8的数据类型,为什么在这里可以右移18位呢?不是早超出了么?其实,我们看看汇编代码就明白了,汇编代码如下: 219: RCC-》CFGR|=PLL《《18; //设置PLL值 2~16 0x08000618 4608 MOV r0,r1 0x0800061A 6840 LDR r0,[r0,#0x04] 0x0800061C EA404084 ORR r0,r0,r4,LSL #18 0x08000620 6048 STR r0,[r1,#0x04]可以看到,这个移位操作,是在R0和R1里面进行的,r0,r1均是32位的寄存器,所以,这里的移位操作并不会产生错误(结果是赋值给32位的寄存器:RCC-》CFGR)。

(15) FLASH-》ACR |= 0x32 //flash 2个延时周期。FLASH-》ACR|=0x32是为了使频率匹配,

//具体见《STM32闪存编程》

(16) 打开PLLON

RCC-》CR|=0x01000000;

(17) 等待PLL锁定

while(!((RCC-》CR》》25)&0x01));

(18) PLL作为系统时钟

RCC-》CFGR |= 0x00000002;

(19) 等待PLL作为系统时钟设置成功

While(Temp!=0x02)

{

Temp = RCC-》CFGR》》2;

Temp &= 0x03;

}

其实这段代码就是判断SWS,等待系统时钟成功转为PLL时钟。

结合上面的分析已经明了STM32时钟一个始终配置过程,主要流程图如下:

其实个人感觉不用想mini32中自带例程配置有一些没有必要,所以自己改动了一些,发现在跑马灯程序中也能运行,目前只在跑马灯程序中试验过:

第一步:

RCC-》APB1RSTR = 0x00000000;//复位结束

RCC-》APB2RSTR = 0x00000000;

第二步:

RCC-》AHBENR = 0x00000014; //睡眠模式闪存和SRAM时钟使能。其他关闭。

第三步:关闭所有外设时钟

RCC-》APB2ENR = 0x00000000; //外设时钟关闭。

RCC-》APB1ENR = 0x00000000;

为什么要这步因为在配置cfgr以及cr等寄存器时,一些外设时钟要关闭。

第四步:

RCC-》CR &= 0xFEF2FFFF; //该补的主要作用是开启内部HSION,且关闭HSE,CSS,PLLON

第五步:设置分频寄存器,配置分频,使能PLLSRC ON

RCC-》CFGR=0X00000400; //APB1/2=DIV2;APB2=DIV1;AHB=DIV1;查询中文手册可知,

apb1最大为36MHZ所以这里要对其分频,因为经过这番设置PLLMUL输出后为72MHZ所以为,这里要让APB1/2=DIV2是36MHZ。

PLL-=2;//抵消2个单位

RCC-》CFGR|=PLL《《18; //设置PLL值 2~16 设置PLL为9倍频

RCC-》CFGR|=1《《16; //PLLSRC ON设置HSE为输入时钟,因为第cfgr的17位也为0,所以HSE输入到PLLSRC的就是8M

此时hse为8MHZ显然经过上面的9倍频,经分析可知输出到AHB的SYSCLK为72MHZ。因为前面设置AHB不分频,所以AHB输出也是72MHZ。apb1因为前面分频了所以输出后为36MHZ。apb2为72MHZ

第七步:

FLASH-》ACR|=0x32; //FLASH 2个延时周期

第八步:

RCC-》CIR = 0x00000000; //关闭所有中断

第九步:

//配置向量表

#ifdef VECT_TAB_RAM

MY_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RAM, 0x0);

#else

MY_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FLASH, 0x0); //这里用到的就是flash启动

#endif

第十步:

RCC-》CR|=0x00010000; //外部高速时钟使能HSEON,注意使能hseon之前外部时钟不能直接或间接的为系统时钟,也就是说cfgr中的SW位先为0,因为在第五步已经设为0了,所以这里无需顾虑。

while(!(RCC-》CR》》17));//等待外部时钟就绪

第十一步:打开PLL,

RCC-》CR|=0x01000000; //PLLON

while(!(RCC-》CR》》25));//等待PLL锁定

第十二步:

RCC-》CFGR|=0x00000002;//PLL作为系统时钟

while(temp!=0x02) //等待PLL作为系统时钟设置成功

{

temp=RCC-》CFGR》》2;

temp&=0x03;

}

/*上述代码较乱,下面将代码组合一番方便看*/

结合Stm32_Clock_Init()时钟配置过程,我总结时钟配置就是大致如下步骤:

关所有外设时钟,

(1)使能HSI并关闭HSE,PLL,CSS,配置分频寄存器,并且在crgr中将系统时钟设为HSI。

(2)关所有中断。

(3)配置向量表。

(4)使能HSE,CR中等待设置完毕。

(5)打开PLL,CR中等待PLL开启。

(6)在cfgr中sws位等待PLL成为系统时钟。

结合上述方式,我改写的代码如下:

void Stm32_Clock_Init111(u8 PLL)

{

unsigned char temp=0;

RCC-》APB1RSTR = 0x00000000;//复位结束

RCC-》APB2RSTR = 0x00000000;

RCC-》AHBENR = 0x00000014; //睡眠模式闪存和SRAM时钟使能。其他关闭。

RCC-》APB2ENR = 0x00000000; //外设时钟关闭。

RCC-》APB1ENR = 0x00000000;

RCC-》CR &= 0xFEF2FFFF; //该步的主要作用是开启内部HSION,且关闭HSE,CSS,PLLON

RCC-》CFGR=0X00000400; //APB1=DIV2;APB2=DIV1;AHB=DIV1; HSE设置为不分频,CFGR的主要作用是配置分频,分频之前当然要把cr中HSE时钟全关闭只开启HSI时钟。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设置当前是谁作为系统时钟,就是SW位。

PLL-=2;//抵消2个单位

RCC-》CFGR|=PLL《《18; //设置PLL值 2~16

RCC-》CFGR|=1《《16; //PLLSRC ON

FLASH-》ACR|=0x32; //FLASH 2个延时周期

RCC-》CIR = 0x00000000; //关闭所有中断

//配置向量表

#ifdef VECT_TAB_RAM

MY_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RAM, 0x0);

#else

MY_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FLASH, 0x0); //这里用到的就是flash启动

#endif

RCC-》CR|=0x00010000; //外部高速时钟使能HSEON

while(!(RCC-》CR》》17));//等待外部时钟就绪

RCC-》CR|=0x01000000; //PLLON

while(!(RCC-》CR》》25));//等待PLL锁定

RCC-》CFGR|=0x00000002;//PLL作为系统时钟

while(temp!=0x02) //等待PLL作为系统时钟设置成功

{

temp=RCC-》CFGR》》2;

temp&=0x03;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单片机的概念/组成/分类/应用
下一篇:解析springboot集成AOP实现日志输出的方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