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创业日记》2020.05.15-31(周五)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七)

网友投稿 293 2022-11-19

《惢客创业日记》2020.05.15-31(周五)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七)

今天分享的日记,应该是这个系列主题的最后一篇了,一般情况下,越是到最后,越是看到希望的时候,人就越容易松劲,因为,不管是精神压力还是健康压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记得之前有一位管理学讲师分享了一个刘德华敬业的故事,他说,刘德华对自己演唱会的要求非常苛刻,刘德华演唱会开始的第一首歌第一声和演唱会结束时的最后一首歌的最后一声,效果必须是一样的,因为,观众和歌迷买的门票是全场的。因此,我还是要提醒自己,不能松懈,咬紧牙关,写好最后一句话。

2、切断传播途径。

表面上看,切断传播途径像是一门物理意义上的“外家功”,就是切断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联系,但是,真正放到具体的实践中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切断了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更像是一门权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内家功”。

关于切断传播途径这个话题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呢?说实话,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从时间维度来思考,我们可以把切断传播途径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疫情管控阶段,一个是常态化管控阶段。

在疫情管控阶段,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聊了很多,而且,在我身边的很多亲朋好友们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力量的强大,由其是全国上下齐动员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式速度”,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虽然,仍有一些“中国的月亮不如外国的月亮圆”的声音,但是,那种只会泄愤,不会思考的无脑喷子,从心理上分析就是高高在上的自卑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的出谋划策和解决方案。这一次,当我把自己放在疫情管控角度来思考时,我才体会到其中的不易,也体会到我们国家建立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是多么的强大。

虽然我们在疫情管控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形势分析,一向不爱戴口罩的外国人还是一个未引爆的“定时炸弹”,还有一些经济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国家在疫情控制方面也是未来的一个隐忧,一旦“反输入”的炸弹被引爆,后果会更加严重。加之,疫苗及特效药的研制和上市不会很快,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做好长期应对疫情的准备,也很有可能进入一个常态化防控阶段。毕竟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但是,如果时间长了,我们付出的经济内伤可能比疫情带来的“损失”还要大。此时,又要保经济、保民生,又要确保疫情的反弹,要想把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有效的结合,的确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切换一下开关,就像手机系统一样,把疫情管控从当前APP的单任务状态切换到多任务状态。

因此,在接下来的思考中,我们重点思考常态化管控阶段。所谓常态化,既不是全国上下一盘棋的统一常态化,也不是不分疫情的轻重一刀切式的常态化,而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几级响应分别制定不同的常态化管控对策。

那么如何做好常态化管控阶段的工作呢?又有哪些建议和想法可以提出呢?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管控者的压力,因为,我绞尽脑汁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好的思路,甚至不过分的说,健康和精神压力好几次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不过,我还是咬牙坚持把这个话题写了出来。为了使我的分享层次分明,具有条理性,我把常态化的管控分为三个体系,分别是:信息常态化管控体系、生活常态化管控体系和经济常态化管控体系。

(1)、信息常态化管控体系

信息常态化管控体系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舆情信息常态化体系,二是身份信息常态化体系,三是轨迹信息常态化体系。

第一、舆情信息常态化体系

在这次疫情中,还有一个东西比病毒传播更强,比病毒危害更大,这个东西就是谣言。而且,病毒可以消灭,而谣言却总是屡禁不止,面对谣言,我们虽然不堪其扰,但却又无能为力,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时,我们不防换一种思维来思考,既然病毒有疫苗,那么谣言为什么不可以有疫苗?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舆情信息常态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需要建立三个方面的管控。

首先,舆情信息管控分级化。

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紧急状况分为不同的管控等级,就像公共卫生响应等级机制一样,平时就对各个媒休机构做好相应的制度管理和预案演习,提前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管控体系。比如,如果某地区发生地震或重大自然灾害,大家上不了网,又打不了电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舆情管控机制呢?再比如,如果遭遇传染性病毒和网络病毒双重病毒时,我们是否还有更高级别的响应机制?虽然出现的可能性低,但是一旦没有做好准备,后果也是灾难性的。有些时候,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是好事,也是坏事,做好两手准备才是上策。当然,不管遇到的是疫情、战争还是重大灾难,都需要提前建立相应的分级化管控制度和预案,而如何让高科技和互联网最大化发挥作用,则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其次,渠道官方化。

以前,我们都玩过一个游戏,就是传话接龙,六、七个人传递解读同一件事,从第一个人开始解读,一直传递到最后一个人,结果发现,这种人传人的方式非常的不靠谱,到了最后一个人时,整件事情就被传的面目全非。而我们现在的社交媒体也正是做着这样的游戏,P图现象、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牛头马面等现象彼彼皆是。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为什么大家还都会中招呢?其核心逻辑就是社交媒体中掺杂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信用,什么朋友推荐的?什么某某专家说的等等,这就使得谣言在传播速度和可信程度上加强了不少。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大家平时对于官方渠道的熟知度和依赖度并不强,这就给了谣言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机会。因此,如何实现渠道官方的常态化非常重要。

我也问过身边的人,对于疫情期间的通知和规定,大部分人还是基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相关知识,很少有人知道或去关注本城市、本区县或本街道办事处的官方媒体号,虽然,媒体传播更加多样化了,但是,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被弱化了,这些都是我们值得考虑和研究的一个方向。

最后,舆情溯源化。

有些时候,在舆情管控中最主要的工作不是解决言论是不是自由的问题,而是解决“键盘侠”和“网络喷子”的网络暴力问题,然而,在网络的舆情管控中,针对数以万计的“键盘侠”们,靠监管是不太可能实现,除了执行力量少、溯源成本高以及“法不则众”的困难外,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就是他们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有一部电影叫《搜索》,大致意思是一个女孩坐公交没给大爷让座引发争执,被记者曝光后,导致被社会大众“人肉”谴责,最终在受到“网络暴力”的压力下(至少有这方面的因素)而抑郁自杀。但结局却极有讽刺意味地出现反转,这个女孩那天不让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查出来了癌症,心情崩溃所致。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吃瓜群众”在网络暴力中在扮演“伤害者”的身份同时,也正在成为被不明真相煽动的“受害者”身份。如果我们从结构上来分析,“键盘侠”的群体虽然庞大,且伤害指数高,但是他们仅仅是“舆论下游区”,而“舆论上游区”就是为了达到个人利益目的而煽动舆论的“网络水军”,而很多“网络水军”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还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因此,“舆论上游区”才是舆情溯源管控的重点。

第二、身份信息常态化体系

写到这里,还是很期待我们的电子身份证早日到来,当然,如果在疫情期间,还是希望建立一个全民的健康身份证系统。当然,惢客的“一人一生一账户”的用户机制也是值得参考的,既解决了跨平台的用户注册、登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还解决了无感身份识别的问题。当然,我们重点强调的是“常态化”,而不是临时建立,这个理念非常重要。

第三、轨迹信息常态化体系。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最难的是当发现一名确诊感染者后,需要绘制一张感染者密切接触轨迹关联图,由其碰到一名无症状感染者,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比这些更难的是,还要寻找出每一名感染者的感染线索,比如:一个人没有明显的接触史,却感染了病毒,这就需要找到感染线索。甚至可能还需要刑侦专家来参与。从这次疫情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疫情的有效控制法宝就是感染者的轨迹溯源能力。那能不能在轨迹溯源方面实现常态化呢?我觉得可以,但是,所谓的常态化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常态化,而是轨迹信息管控的分级化。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紧急状况分为不同的管控等级,就像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等级机制一样,平时做好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预案,在基于数据提供的真实性、数据获取的正当性、数据流转的安全性、数据传播的合法性的四项原则(来源:法制日报)建设常态化的管控体系。平时,可以不做轨迹信息管控,但是,特殊时期,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轨迹信息管控。具体的分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是风险分级化。

平常时期,做到有,但不用,时刻保持开关切换状态。特殊时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开启相应的轨迹信息管控。

第二个角度是地域分级化。

根据每个地区的疫情严重程度不同,必要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等级的轨迹信息管控。大到一个城市,小到如医院、药店、超市等潜在感染聚集点。

第三个角度是人群分级化。

虽然是同一地区,但是也要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轨迹信息管控。由其是高风险职业人员或潜在超级传播者,比如:医护人员、快递/餐饮/超市/运输/志愿者等一线服务人员或外地返乡人员,必要时可以采用最高级别的无感定位轨迹采集系统,所谓无感定位轨迹采集系统,就是比如每个人的手机都安装有惢客APP,开启无感定位轨迹功能后,不仅仅是定位其轨迹,而是就像面对面自动加好友一样,记录与其近距离接触的人的双向信息和位置,比如他去过超市,同一时间段在超市的所有人的信息就被自动双向记录下来,如果他坐公交,同一乘车的人的信息也会被自动双向记录下来。一旦发现某人出现感染症状,不但,感染者密切接触轨迹关联图瞬间绘制出来,而且,所有与其接触到的人手机里都会收到一条提醒隔离或接下来如何操作的指导通知。这只是一个脑洞想法,要想实现,在技术细节上还需要做深度的分析。

当然,说到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会说出自己的顾虑,就是隐私保护问题,不过,这点我也想到了,毕竟我是怨己利他的惢客吗,我思考了三个解决方案,也算是三个小脑洞吧。

第一个脑洞是本地化存储隐私保护机制,也就是用户的个人轨迹数据和密切接触他人数据均存在本地,平台数据只做校验,不做存储,当某人被确认感染后,再调用该人手机数据进行查看。

第二个脑洞是本地秘钥化隐私保护机制,也就是用户的个人轨迹数据和密切接触他人数据虽存储在平台,但是,是以多重秘钥方式存储的,只有通过本人的手机结合本地秘钥才可查看,当某人被确认感染后,再由本人调用该人手机数据进行查看。

第三个脑洞是实现匿名隐私保护机制,也就是平台所获取到的个人轨迹数据和密切接触他人数据没有用户姓名,而是以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号来代替的。当某人被确认感染后,虽然能够通过系统马上绘制出一张感染者密切接触关联图,但是,并不知道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只能通过平台自动群发的方式给所有密切接触者发提醒和通知消息。另外,在技术实现方面,除了WIFI、移动网络、基站定位外,蓝牙也是一个判断距离而不记录使用者身份的不错思路。

但无论如何构想,都需要在平时建立一套正常运转的商用体系,而且,如果想快速切换,并非易事,还需要线上的用户行为轨迹和用户画像作为辅助,毕竟制度好定,执行难控。不但每个人的账号必须属于常态化使用状态,而且,用户的身份、职场、信用、地域、行为轨迹等都很难在紧急状态下建立,因此,这给临时建立与实施增加了难度,而惢客最核心的亮点就是贴标签,在惢客,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签生态,这为在疫情期间的快速切换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总之,建立信息常态化体系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方向。

(2)、生活常态化管控体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娱、购、游这七个字,然而,当疫情到来的时候,每个字可能都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个人觉得可以着重思考三个方面。

第一、规定举报常态化

当疫情有了好转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开始放松了警惕。当有人戴口罩,有人不戴口罩的时候,反应到个体时,各种疑惑就来了。在什么阶段,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后果?规定从哪里来,适用于哪个区域?如果解决不了这些疑惑,就会使我们的管控工作变得越来越难,有管有不管,甚至因管控可能会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因此,规定的明确性也很关键。比如:什么场所应该戴口罩?什么场所不用戴口罩?违反规定有什么处罚?等,当然,规定与举报也是相辅相成的,当执行人不够的时候,是否可以鼓励群众举报呢?所适用的范围除了个人,更应重视的是企业和商户。关于规定和举报,我在前面已经分享的很详细了,在此就不做讨论了。

第二、聚集点管控常态化

当疫情有了好转之后,由其在开始复工、复产、复学后,管控个人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此时,针对潜在聚集点的管控则变得非常的重要。所谓的聚集点就是人员聚集多、传播隐患大的地方,比如:企业、学校、办事大厅、食堂、宿舍、医院、餐馆、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和交通等。在管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难还是监管人员不足、执行力量有限。不过有一个方法可以变通性的借鉴,记得王阳明当时在预防外来盗贼时,创新了一个奇妙的办法叫:“十家牌法”,意思是一家藏贼,九家连坐。如今,我们也把这个方法用到了酒桌上,就是一个人喝酒出了事儿,那么,酒桌上喝酒的所有人都负责赔偿。如果再变通一下,我们也可以应用于疫情防控中,由其是在人员流动和人员监控方面,而且,相比明朝而言,我们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为“十家牌法”做出更好的诠释。

第三、信用管控常态化

这里所说的信用,并不仅仅是金融方面的信用,一直关注《惢客创业日记》的朋友都知道,惢客是一个证明诚信和给靠谱定标准的互联网平台,也可以说是一个民间征信平台。在这次疫情期间,有很多是“法律够不着,道德又管不了”的情况,有些事,用法律惩罚过轻,用道德谴责人家脸皮后,又不在乎,这就给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比如:有些人,很有钱,而如果对他的处罚方式是罚钱,不但限制不了他的恶习,反而会助涨他的恶习。那有钱人最怕啥?一是面子,二是圈子,三是原罪(怕被扒黑历史)。而这些,就需要信用来解决。而信用管控的核心就是累积信用,没有累积,信用就不值钱了。当然,也需要充分发挥信用的两面性,一面是大棒,就是信用惩罚,另一面是胡萝卜,也就是信用红利。

虽然,针对生活常态化管控体系只说了三个方面,但仅是这三个方面,要想建立起常态化管控体系,也并非易事。

(3)、经济常态化管控体系

说到经济,我还真是有点头大,因为,自己是一个门外汉。既然需要聊一聊,就厚着脸皮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吧。虽然,不如经济学家们看的那么深远和宏观,但是,还是可以站在老百姓的民生角度思考一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病毒要人命,经济大萧条更是要人命,如何解决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我想是每一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次大考吧。这次疫情影响的行业还是挺广泛的,波及到了餐饮、旅宿、电影、旅游、线下文娱、线下服装零售、交通运输、线下教育培训、金融服务、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当然,如果国外疫情发生爆炸性增长,那么,外贸企业也是跑不了的。在网上查了一下,复工、复产、复学的话题很多,为了实现经济的复苏,各地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竭尽所能的制定盘活经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但不管如何制定,所采用的手段都是基于凯恩斯的“挖坑理论”展开的,而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两个字“流动”。说到“流动”可能还是比较抽象,如果细分一下,就可以理解为“四流”,分别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这四个流是互为存在,而且彼此相互作用,既可以独立存在,又是一个综合体,只有将这四个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盘活经济。因此,我的分享,也是围绕这四个流来展开。

第一、物流常态化。

说到物流,大家并不陌生,小时候,一说物流,就会想到拉煤、拉钢材、拉建筑材料的大货车,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电商的飞速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已经今非昔比。由其在这次疫情中,各种资源的流动已经离不开了物流,大量救援物资离开物流无法及时送往疫区,电商平台离开物流就会瘫痪,而全国各地的生活物资还要依靠物流来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当然,由于疫情期间对物流的管控,短时间出现了资源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地方缺资源,无货可卖,另一些地方多资源,库存积压。如果是物品还好,但放在养殖业或新鲜食品行业,就会困难许多。比如:牲畜家禽、奶牛饲养等。然而,由于物流具有接触范围广的高风险特点,使得对物流的管控出现了既非常需要,离不开,又要限制,做好防护的两难境地。因此,在物流方面,也需要建立“平时商用,战时军用”的常态化管控体系。

针对物流常态化的管控体系主要从人、货、车三个角度采取疫情防控策略。货和车没有什么要说的,而人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发货人和接货人,另一类是运货人,也叫司机。由其是疫情期间,由于各地限制出行,很多外地司机们无法上岗,针对城市内的物流配送需求,很多外卖送货小哥也多是县区居多,出行和上岗均被限制,加之,大多物流公司对疫情的到来没有完善的防护预案和应对经验,因此,使得物流无法在疫情期间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使得供应链运输、电商购物和本地化电商服务平台无法最大化发挥作用。

根据区域可分为跨区域物流常态化体系和区域内跑腿物流常态化体系,甚至可能还要考虑全球疫情蔓延情况下的国际物流常态化体系,由其涉及到我国主要进口资源(如:粮食、石油等)出现国外全球化资源保护的领域。

根据疫情的风险级别可分为基础生活物资产业链物流常态化体系、半复工物流常态化体系和复工物流常态化体系。其中,基础生活物资产业链物流常态化体系是在疫情严重时期,为了防止米面油、蔬菜、生活用品等短缺、抢购、稳定物价的情况采取的基本保障措施。

总之,建立物流常态化体系并不是单一的针对物流系统展开,还应该结合上游供应链和下游需求链的三位一体式的布局。

第二、资金流常态化

说到资金流,可以先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常识。记得五年前,我为做惢客我还特意买了两本亚当·斯密的书,一本是《国富论》,一本是《道德情操论》。书中有一段“乞丐论”描写的特别精彩,背后逻辑就是发现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每个个体利己之心背后的潜在利益驱动力,说白了就是“自私之手”,认为自私自利才是使市场经济运转正常的必要条件。一时间,亚当·斯密也被世人尊称为经济学之父。

但后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大萧条,后来波及到全世界的很多西方国家。一时间,人们发现,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仿佛失效了。紧接着,就有了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挖坑理论”,意思是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不要作别的,就直接把工人请来挖个坑就行了,管吃管住,还给发工资,工人有了钱,消费也就带动起来了,另外,挖坑需要工具,买铁锹、买设备,什么钢材厂、建材厂、交通运输等都带动了,表面上是挖一个坑,但其实是想通过一个需求点来带动整个经济。后来,经济学家钱德勒还为此写了一本书叫《看得见的手》,并且,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经济发展到现在,我们发现这两只手都要有。其实,如果深读《国富论》会发现,其实,在“乞丐论”中已经隐喻出了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如果把《国富论》中的“乞丐论”和《道德情操论》相结合,其实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两只手”。

有了以上的常识理解,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资金流的作用了。不管是减免税,还是发放补贴,大多都是围绕凯恩斯的“挖坑理论”展开,用句古话叫“四两拨千斤”。比较典型的就是发放补贴券或消费券了,而且,有了互联网平台的参与,使得补贴券的发放更加的精准,也更具有针对性。比如,对于低保户、特困户的定向发放,对于库存积压的特困企业商品发放等。

此时,也许您会问,这些跟常态化有什么关系,因为在补贴发放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漏洞,我们可以从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角度来思考。

首先,补贴券制定与发放的上半场问题。

站在大众角度,可能关心更多的是补贴券的数额和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六千万消费券或餐饮/旅游行业等,但很少有人去关心背后的逻辑规则。这就需要考虑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问题,如果放在惢客里叫证明诚信,需要有诚信公式的保驾护航。一个是选择具体遴选补贴行业和补贴企业的诚信公式,另一个是选择具体补贴人员和补贴发放方式的诚信公式。除了避免一些企业坑了国家肥了自己,还需要避免消费券发放上的供需配比不平衡,就拿抢券来说吧,很容易出现有人需要,抢不到,有人抢到了不消费,从而降低了补贴券的效能。当然,对于补贴企业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指标需要纳入到诚信公式中,就是补贴商家或企业不能在疫情期间出现员工辞退的问题,否则就成了商家获利的工具。

其次,补贴券消费与监管的下半场问题。

虽然补贴券的发放是上半场,但是,在下半场出现的问题还可能会有很多。比如:商家变向降低了服务质量、以次充好或提高商品价格,甚至还有可能跟消费者搞以券套现的利益交换,也包括上面一条中提到的被补贴商家出现辞退员工问题,这些情况都是需要警惕和预防的,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建立诚信公式。然而,单靠部门的监管,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自治的生态,也就是在商家、消费者、监管部门三方之间建立一个以证明诚信为理念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规则生态,这个生态就是惢客,而规则就是惢客的诚信公式。

显然,这个生态不是因为疫情而临时建立起来的,但是需要一个常态化的商业生态体系存在。比如:在复工复产中有一部分人群也是需要被照顾,就是因疫情失业或被欠薪的租房人群,而对于大城市小户型楼市建设的开发商和购买小户型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补贴鼓励也可能是一个可以考虑的补贴方向,然而,要想照顾这部分群体,却非常的困难。因为,这部分人群很难证明自己,极易出现冒领的情况,而惢客职场版块的产品设计理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惢客职场中,员工和企业将会分开,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因此,在惢客职场中产生的数据是一个企业与员工互相约束机制的第三方信用平台,这是一个常态化平台产生的数据。而商家的消费质量问题又可以通过“惢客支付+惢客举报+惢客贴标签”机制来解决,假如商家想引诱用户通过假消费来通过补贴券双向获利,如果用户通过惢客举报进行了举报,用户可获得10倍消费券的奖励,当用户的举报收益大于作弊获利的100倍,别说商家引诱消费者,用户还想通过“钓鱼”的方式来引诱商家作弊,这就是相互约束机制。惢客的贴标签就更能约束商家了,也许听到标签,有朋友会问标签和评价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一直关注《惢客创业日记》的朋友都知道,惢客的标签与评价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惢客标签是具有搜索红利的,而惢客搜索跟目前的搜索引擎平台和电商的搜索机制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惢客搜索引用的是标签信用机制,而不是通过竞价排名和访问量来搜索关键词、标题和内容机制。其他搜索平台是找的到,搜索的是内容,而惢客搜索平台找的准,搜索的是信用。再简单一点说,其他搜索平台是自己定搜索规则,而在惢客搜索中,惢客采取的是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规则,一个企业如果找惢客说,能不能把我公司的产品排到前面,惢客是办不到的,因为,惢客的所有搜索排序规则是基于信用标签的,是公开的。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深度思考的用户问我:“写了这么多,都是在评论别人的方法,像补贴券都是人家已经想好的方法,你有没有自己思考的一些解决方案?”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尖锐,但很实际,毕竟大家的时间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了解一些新的思考才是干货。好吧,我就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可能有一些奇葩,也可能不合理,就当是做一下思考练习吧。

这个想法就是如何让国家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也能达到促进消费的效果,而且还要建立一种自发的市场供需平衡机制?基于这个思考点,我想到了之前在设计惢客电商和惢客支付中的一个思路,就是消费预定和预存机制,说白了,就是会员充值。说出来可能觉得没啥新意,但是,如果能实现会员充值卡的长期普及和应用,那么,这个杠杆就能盘活整个经济,而且不是临时的,而是长期且广泛的。也许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也会觉得有些夸张,不就是一个会员卡充值消费吗?有那么夸张吗?接下来,我们就用数字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吧。

我们都知道,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的钱都存在银行里,不再盲目消费了。而且,企业和商家因为消费订单的下降,收入降低,从而造成亏损,甚至是企业破产、员工失业,而大量的人员失业又反过来加剧了老百姓的钱继续放在银行里,致使恶性循环加剧。此时,最需要做的两件事就是,一要把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出一部分放到市场里,二要把企业的订单或者预购订单增加或扩大。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为72.44万亿元,平均每人储蓄存款为51931元,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显示2018年人均年消费是19853元。当然,这些数字都是网上查的,仅作参考。我们有一个设想,如果能够拿出10%的存款投入到市场消费或预消费中,就会有7万亿的消费体量,而且这个体量很可能是每年的消费累积体量。

虽然,数字可观,方法也很容易见效,商家可以获得大量的预订消费订单,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充值打折省很多钱,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拿出一部分银行里的存款放入到会员卡的消费账户中呢?最主要的障碍还是信用问题,对商家的诚信不放心。

记得我在去年六月三日的《惢客创业日记》中写过一篇日记“50元买一个煎饼果子的骗局”。写了我同事的姐姐花50元买了一个煎饼果子的事,其实是会员卡充值惹的祸。一次充值100元可以享8折,结果她只吃了两个煎饼果子商家就消失了,而自己的100元充值也打了水漂,这样核算下来,共花100元吃了两个煎饼果子,正好是50元一张。我想这件事,也应该是无数会员卡充值受害者的一个缩影吧。而在惢客平台中有一个粉丝卡,粉丝卡的所有充值金都是由第三方银行来托管的,每消费一笔自动划一笔,商家倒闭不干了,剩下的钱自动再转给消费者,避免了商家卷款跑路,消费者血本无归的不诚信现象。对于商家来说,不要想着挪用消费者的钱,应该把会员卡充值的钱看成消费者的批发订单,本着长期留住客户,增加客户的消费粘性、消费频次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有了这个信用机制,不但电商的商家可以有粉丝卡,甚至路边煎饼果子的大妈也会有粉丝卡,这种个体上的量的积累,一定会对整个经济带来巨大的促进和帮助。值得庆幸的是,惢客的产品原型已经把粉丝卡模式设计出来了,我们又向惢客APP的上线迈出了一步,继续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三、信息流和商流常态化

由于信息流和商流结合比较紧密,信息流是需求,商流是交易,因此,就放在一块说了。这里的常态化总结下来,就一个字“云”。虽然病毒可以在物理世界传播,但是,却不能在虚拟的网络信息世界传播,这使得信息流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网络中也有网络病毒,但是,对于人祸,我们还是可以应付的,这也感谢大自然里的太阳公公没有对我们网络信息的“天灾”进行干预。

说到“云”,一时间,“云产业”成为了疫情期间最朝阳的产业,也为未来“云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领域分为三大系,分别是云购物(电商系)、云媒体(娱乐系)和云办公(应用系)。

电商系为这次疫情提供的帮助是巨大的,甚至连房子都开始通过电商卖了,如何解决“外贸转内销”的问题是一个思考方向。而娱乐系更是借疫情来了一拨开挂节奏,由其是直播,不但与电商抢地盘,还渗透到了诸多线下的娱乐行业,连《歌手》节目都开启了云现场模式。作为云办公的应用系同样迎来了春天,云展会、云剧场、云办公、云会议等等,也许,在后新冠时代还可能会出现云婚礼、云旅游,甚至是我一直以来为惢客思考的“共享员工”的奇葩创意。另外,随着5G和全息投影技术的不断突破,也许会创造更多的应用生态。

而今天我想分享的并不是这三大系,而是,除了这三大系,未来还有一个基于云生态的体系,就是“云信用”体系,或者也可以叫第三方的“云规则”体系,惢客这个“给靠谱定标准”的证明诚信的互联网平台也属于这个体系的产品。在惢客中,无论是自媒体、聊天社交还是电商,每个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通过“证明诚信”和“贴标签”的方式来累积个人的社交信用货币。在惢客中的成功标志不是你有没有钱,出不出名?而是你拥有多少社交信用货币。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也许在未来,大家眼里的“中国首富”、“世界首富”并不仅仅是有钱人,而是拥有惢客社交信用货币金额最多的人。虽然,我知道自己还不具备驾驭这个梦想的能力,但是,我愿做这个梦想的发起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惢客,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看我在2020年1月28日写的《惢客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日记,另一个是联系我看一看或讨论一下惢客的产品原型,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3、保护易感人群。

说实话,这方面的专业性很强,再加上日记写到这里,应该差不多有七、八万字了吧,再花时间研究和学习的确没有什么必要了,而且,跟惢客的关系也不是很大,因此,就不再分享了。

最后,做一下总结,这篇日记写的好与不好?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只能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拍砖也好,吐槽也罢,都无所谓,其实挺希望您能在网上再找出一篇与疫情相关的比我写的更好、更全面的文章,让我再二次学习一下。当然,那种“圆圆日记”类型的“现象体”除外,因为,我是一个业余的产品经理,而解决方案才是我的最爱。如果在这篇日记中,挑出一个最重要的建议,我想就是反复被提到的八个字:“平时商用、战时军用”,也就是建立一个“平时商用、战时军用”的全方位管控体系,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像切换按钮一样随意切换。当然,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此,也送上自己的祝福,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祝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写到这里,也到了收尾的时刻,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说实话,心里感慨万千,也矛盾重重,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只有七、八万字,但在我此时的脑海中却闪过无数难忘的场景和画面。有多少次想垂头丧气的放弃,又有多少次握紧拳头挥舞着对自己说继续努力;有多少次想草草收兵,又有多少次写到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有多少次写到头晕想吐,甚至拍案而起,又有多少次为疫情中的“感人事迹”流下滚烫的热泪,无声的哭泣;有多少次面临精神和压力崩溃的边缘,失眠且精神乏力,又有多少次身体的亚健康一次一次的报警,让我感叹创业不易;有多少次一想到产品原型的进度恨自己无能和不争气,又有多少次一想到天使还在不断的输血,心中不断地涌现出自责、歉意和感激……伴随着这首背景音乐“遇见”钢琴曲,我的思绪一幕幕流出。似乎听起来描述的有些夸张,但是没有体会过,真的很难知道感同身受是一个什么东西。

时不时,我也会经常拷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到底值不值?我知道,当产品原型做出来以后,下一步要面临的是什么?除了资金,还需要更专业、更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包括大咖和大牛们。之所以,用心写这篇日记,只是期待在未来能给惢客争取到一次救赎的机会,哪怕能感动一个帮助惢客的人,我这些天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这就是我,在此创业阶段内心的一个真实写照。记得有一部小说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贴身保镖眼里,世界上没有伟人。”意思是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普通人,生活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情绪、小烦恼,只不过因为他们某一方面的成就,使得别人把他当成了完人或神人,也许今天还是人人羡慕的神一般的企业家,明天可能就会成为众人唾弃的渣男,所差的仅仅是一条微博爆料的距离。其实,这也就是惢客要解决的在诚信领域经常出现的“一善俱荣、一错即否”现象。

这也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东西并不美好,因此,两年来,我觉得能一直保持创业日记80%的真实度也挺不容易的,有时会被朋友误解为我的心情又低落了,常来安慰我,有时还会被网友们嘲讽自己的能力,甚至还会把我当成是“创业怨妇”,只知道吐苦水儿,其实,我自我感觉还是很骄傲的,因为,在中国这样记录自己创业经历的人太少了。如果马化腾写创业日记,其实我挺感兴趣“拍拍想吃掉京东”的那段经历,如果马云写创业日记,我挺感兴趣“雅虎想干掉百度”的那段经历,但是,大家看到的创业者,都是光鲜的、成功的经历,在创业领域向外界展示出来的多是“事后诸葛亮”的美好事迹,这在中国的创业史上,不得不说也是另一种遗憾。

如果再坦诚一点,我写这篇日记的主要目的就是求助,寻找共鸣,寻求知己,寻找有志、有知(良知)、有才、有为的大咖。或者正在从事互联网相关的产品经理或技术大牛,或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许是某个知名的大记者,当您也想改变本行业不诚信的现状时,当您也想让诚信、靠谱的人有红利时,不如加入惢客,让我们一起给靠谱定标准,因为,如果您看了我在之前的日记《惢客发展的三个阶段》后,会明白,惢客不是某一个人的惢客,而是每个人的惢客。记得乔布斯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你想继续卖一辈子的糖水,还是想跟我一起来改变世界。”而看了本篇日记,我想您也一定会感受到,苹果想改变世界,而惢客是在互联网领域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给靠谱定标准的世界,一个为各行各业证明诚信的世界,一个第三方规则生态的世界,惢客每一个功能版块都是一个庞大的生态,都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每一个行业解决普适的诚信问题。

在写这篇日记的过程中,我随感而发的写了一首小诗,叫《助善诗》,我会把它放在本篇日记的感悟中,如果您读了这首诗,我想您一定会感受到我的热情,我的执着,虽然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创业者,但是,惢客却是一个伟大的项目,它不但使今天的我们正在实现孔子几千年来一直未实现的人生理想(朋友信之),还对国家、对社会,也对我们下一代的子孙们都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在这段时间里,我要感谢其他两位小伙伴的鼎力相助,为我分担了不少产品原型设计上的压力,感谢凉粉儿的信任和支持,虽然,她等了一年多也没有看到产品原型的最终成果,哪怕是个半成品的“青苹果”,说实话,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控制自己坚定的步伐。面对若大的一个惢客生态,我们能做的只有迭代、迭代、再迭代。

前些天,我跟其他两位小伙伴讨论惢客产品原型的时候,对于惢客的用户机制,我讲了很多,以至于占用了不少两位小伙伴的下班时间。也是当时在凉粉儿公司获得的灵感,被我改编了一句话:“惢客追求的不是让一亿人一次用惢客,而是让一个人一生用惢客。”

也许在未来,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惢客账号并不会消失,他的账号在惢客聊天中就变成了一个虚拟的灵堂或墓地(或直播),如果付个费,还可以为他买一个好一点的宫殿或寺院,也许在为他开追悼会的时候,也许每年清明节祭祀的时候,也许是他的生日或祭日,又也许你突然之间会很想念他,一些身在外地不能回家的子孙们,就可以通过手机中的惢客聊天同时进入他的灵堂进行祭拜,在虚拟的灵堂中有他的照片,也有他的祭祀台,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献上花圈、鲜花或逝者最爱吃的贡品。当然,更主要的是,可以浏览逝者生前在惢客中留下的人生标签轨迹。在惢客自媒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这一生中写过的文章或作品;在惢客聊天中可以看到他之前的分享生活照、旅游照或心情笔记;在惢客职场中可以看到他一生的职业生涯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在惢客慈善中可以看到他一生捐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和他做志愿者的光辉事迹;在惢客遗言中还可以看到,他对子孙后代们的牵挂、不舍和期许,甚至他在惢客遗言中可以把自己的账号遗产传承给他的子孙后代们,当有人继续为他的作品打赏或版权付费后,他的子孙后代们同样可以受益。

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一生在惢客中累积的社交信用货币,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另一种虚拟遗产,可以把自己的社交信用货币让下一代子孙们来继承,因为,社交信用货币的每一个币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虽然不能花,但可以变成一个挂在子孙头像后的勋章,既彰显自己的家族荣誉,又永久的成为子孙们学习的榜样和动力。

有一天,当你下载并安装惢客APP时,您会先看到一个动画,这个动画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的终极死亡是被遗忘。”我之前,问过身边的很多朋友,我问他,你知道你爷爷或奶奶的姓名吗?可以说,70后以前的人很多都叫不出名字来,当我再问到曾爷爷、高爷爷时,就更没有人知道了,虽然,中国人讲究传承,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谱就这么在现代社会慢慢地失传了,子孙们能记住的最多三代,再上一代,基本上就断了。而在惢客中,就会有一个家族的虚拟家谱,也可以算是另一种的永生吧。如果再脑洞一下,也许在未来,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会让逝去的人以虚拟机器人的方式活过来,而他在惢客中的标签轨迹,可能会变成他的性格和脾气,使他的灵魂永远的驻留在惢客里。

当然,惢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的人,一定会尽力去做一个诚信的人,因为,惢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证明诚信的一个平台,他们知道自己不会“死”,不会被子孙后代们忘记,他们会在有生之年创作更多的作品,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作品和版权不会因为自己的离开而消失,甚至还会永久地获得的版权红利,而这些红利会被子孙们后代们永久的继承,而且,如果家族的每个人都是这样努力,那么这个家族在惢客中的遗产将会世代传承、代代兴旺。为了不给自己的家族抹黑,他们也一定会在有生之年,尽力做子孙后代们的榜样,把一生的人格都留在惢客里。

这就是我的梦想,真诚的希望您看到后,与我产生共鸣,与我一起在惢客的世界里,发挥我们无限的想象力,让我们一起来用互联网的神奇实现孔子他老人家的人生理想(朋友信之)。也许您觉得:“我的能力很有限,帮不了什么忙。”但是,如果有1000个您和我加起来,也许惢客就做成了。虽然,我们目前只有几个人,但我们不泄气,不放弃,继续坚持对惢客的迭代,因为我期待,而且,一直在期待,有一天那个你会出现在我面前,对我说:“我想加入惢客,咱们一起干吧!”

好了,到此,我的分享就要马上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有一个小小的说明,由于在五月份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任务要做,不但要对《惢客》草稿书做二次修订,还要对产品原型做最后的冲刺,加之,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出了问题,因此,分享的日记就延长到了五月底,下一篇新的日记,将从6月1日开始继续。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也是我随感写的一首小诗。

《助善诗》

此君有梦胸中藏,

惢客破茧欲开荒。

穷亦有志济天下,

志远才疏弈沧桑。

尽心竭力求知己,

仁人志士少有帮。

问君富贵善何处?

安知义款流何方?

接济个善为小助,

以鱼济渔方兴邦。

此渔有待达人树,

问君可否滴水帮?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主板与cpu的搭配原则
下一篇:基于ARM9的船载海水监测系统设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