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创业日记》2019.06.14(周五) 如何解决乞讨的诚信问题?

网友投稿 263 2022-11-19

《惢客创业日记》2019.06.14(周五) 如何解决乞讨的诚信问题?

今天上班,路过了一个菜市场,马路口看到两个残疾人,其中一个拿着话筒嘶哑地唱着一首首八、九十年代的老歌,在他们面前,还摆着一个装钱的小盆。要说早晨7点多就出来乞讨,还真是不多见。一般碰上这种卖艺式的乞讨,我都会拿出点钱,帮助一下。当我拿出5元钱扔向盆里的时候,发现盆子里空空如野。不知他们是很缺钱,还是因为是自己是盲人怕别人把钱再拿走。总之,带给了我一连串的思考,其中,思考的核心就是捐钱者的认知盲区问题。

第一个认知盲区是:他们到底是缺钱,还是想解决吃喝的问题。

对于一些沿街乞讨的人,我们真的很难判断他们到底是想解决温饱问题,还是想把乞讨作为一种职业?这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取决于我们捐钱的数量。如果,他们一天的温饱需要30元,目前已经有了20元,那我可以直接出10元钱。如果他们经济还行,只是卖艺性质的职业乞讨者,我可能最多只给1元钱。而这种认知盲区,使得捐钱者很困惑。

第二个认知盲区是:在这一天里,别人给他捐了多少钱?

如果在我捐款之前,别人已经给他捐了100元,我想,我无论如何是不会捐的,但是我不知道。这又是一个认知盲区。有时候,也看到网上有一些相关的新闻事件,一个得重病的人本来看病需要10万,结果,大家一下给他捐了20万,那多出来的10万却被受捐者挥霍了,这就是放大了的认知盲区。

第三个认知盲区是:他如何能证明他不是骗子。

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揭示乞讨黑幕的新闻事件,让捐钱者对于施爱心这件事充满了困惑,也大大降低了大家对公益的相信能力。有时候也跟朋友借钱一样,有朋友向你借钱,你如果不借,万一他真的很需要帮助,而且还真的会还你呢?如果借,之前已经有了好几个借钱不还的惨痛教训,真不还怎么办?因此,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宁可不相信十个,也不会相信一个”的偏激想法。同样,扶老太太也是一样。

想到这些认知盲区,让我又想到了惢客慈善版块,这一次,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我又做了一次脑洞体操。计划在惢客慈善版块中增加一个“惢客乞讨”功能,具体想到了很多证明和约束乞讨的方法,今天,就在日记中分享一两点吧。

如果一个人确实需要帮助想来乞讨,那么,他就需要一个在惢客申请的乞讨二维码,当然,没有手机也没关系,可以到残疾人保险中心、救助机构或派出所登记认证。证明,他确实需要通过乞讨来解决自己生活问题,并且,还要给予他乞讨的每月或每日的金额上限,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比如1500元。然后,领到一个乞讨二维码,而捐钱者只需要用惢客扫一下二维码即可。既能了解到他的真实身份及困难情况,还能了解到他过去的和今天的捐款明细,从而对自己的捐助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当然,我还有一些网上乞讨的思路,就不一一分享了。

虽然,惢客到目前还是在产品原型阶段,甚至还要再持续好几个月,但我已经不焦虑了,我要把一个个想法和解决方案都记录下来,继续隐忍、继续学习、继续迭代,不争十年,只争朝夕。我相信,惢客在未来一定会有一个机会点爆发,或许碰到某个或一群价值观相同的人,在他们还没有到来时,我所做的不是坚持,而是坚持迭代,既是对我个人的迭代,也是对惢客的迭代。

最后,分享下今天日记的感悟:“不争十年,只争朝夕!”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访谈灵长软件创始人宋京青:新一代SOA架构
下一篇:《惢客创业日记》2019.12.07(周六)君子之交淡如水(一)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