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么查看本机内存大小
268
2022-11-18
初识组织社会学(part1)--勉为其难,不如顺其自然,在力所能及的层次上研究、解释问题
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学习书目:《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
文章目录
第一讲:导论
主要目的讲授方法以往的教科书课程主题本书的特点和局限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韦伯式组织什么是社会学角度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问题的关注
第一讲:导论
主要目的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有选择地介绍、评价西方(主要是美国)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讲授方法
《纽约客》杂志的电影评论家戴维·丹毕在介绍古典文学名著的一本书中这样描述他重读古典名著时的大彻大悟:我发现自己以前所拥有的是并非知识的信息、没有原则的主见和没有信念的直觉。
把丹毕的话换一个说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术研究者或研究工作常常是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自以为是但没有原则,直觉丰富但缺乏属于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说,研究工作者使用很多概念词汇,但这些概念词汇并没有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所以我们拥有很多信息但却不是知识;研究者常常很有主见,对许多现象和课题都有看法、评论,但是这些看法却缺乏一个持之一贯的学术思路和分析基础;许多研究者分析社会现象的直觉极好,时有惊人之语,但这些观察往往没有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理念基础上。
这一状况的结果是:我们看不到一个学者在研究工作中的个性,看不到他的学术研究的理念和风格。
作者希望通过对不同理论流派的分析介绍,帮助有兴趣的研究工作者找到自我,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将用"比较理论分析"的框架来组织和讨论有关学术问题。作者希望通过通过"比较分析",来加深人们对这些理论逻辑脉络的了解和把握,更希望能够推动新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向的产生。
以往的教科书
许多教科书的特点是面面俱到,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这类书用作普及教育,效果颇佳,但是对于培养研究型人员或深入探索的学人来说常常是泛而不深,淡而无味,没有分析的力度,缺乏想象的空间。读者读了这类书后可能得到许多有关理论流派的词汇和概念,但对这些概念、分析工具背后的理论逻辑往往不甚明了;在把所读的东西加以应用时,常有不得要领、生搬硬套之感。
课程主题
具体说来,这门课程有两个主题:
第一,我希望在这门课中选择几个理论流派,深入分析它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然后通过比较理论分析,比较它们在分析研究中的长处和不足,了解其本身的前提假设、解释逻辑、解释问题的角度、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工作。第二,在介绍这几个流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介绍几个基本的理论流派和思路,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介绍四种理论:
一是在组织与市场这个主题下介绍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对组织现象的研究;二是在组织与制度的主题下介绍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及其研究活动;三是在组织与社会网络的主题下介绍社会网络学派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工作;四是在组织与有限理性的主题下介绍有限理性这一思路和分析概念对研究组织现象的意义。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将这些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应用到几个具体的领域。在这一部分我们考虑以下几个领域:
①组织内部的激励问题和组织管理等课题;②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契约制度;③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声誉制度;④组织决策。
最后,在本书的结束部分我们着重讨论一下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的变迁与改造问题。
本书的特点和局限
第一,这本书的并不是面面俱到地介绍组织社会学领域里的状况。组织社会学这门学科在近十年中处于大变动改组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在研究脉络上虽有大体的共识,但在具体问题上,学者对该领域排列组合的看法可以说是见智见仁,莫衷一是。作者在这门课中所讲的也只是一家之言,不是对这一学科作完整的、系统的介绍。
第二,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工作。这本书虽然冠以组织社会学的书名,但作者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方针,讲课的内容借鉴吸收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读者可以清楚看到这种跨学科的知识交融和互动。
第三,组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应用性很强。如果一种组织理论或研究不能帮助我们分析、解释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它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鉴别一种组织学理论的优劣,首先要看它能否真正解释现实的组织现象。
第四,这本书旨在对西方组织研究领域的工作予以介绍和评价,但是更多地加入了作者个人的学术研究心得,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涉及的问题加以讨论、评价。换句话说,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主题的详略取舍以及讨论、评价的观点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作者个人学术偏好影响。
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
现代社会,也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组织的社会。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而是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实现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互动是在“组织”的框架里进行的:一个农贸市场是一个组织,一个幼儿园、学校、小区也是一个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的研究就是对组织行为或组织制度的研究,或者说是在组织背景下研究人们的社会活动。离开这个大的“组织背景”,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就成为心理学的课题。
什么是组织社会学呢?
简而言之,组织学是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
那么,什么是组织现象呢?
组织现象林林总总,有广阔的研究空间。而且,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让人看到大相径庭的问题[195/6666].另外,很多社会学其他领域关注的社会现象实际上也是组织现象,比如:男女平等、社会声望、集体行为等等。
组织现象一方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直观可触,但同时也扑朔迷离。例如,组织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很清楚明了。什么是组织?组织的边界在哪里?
对于制造同样产品的公司,它们的组织界限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丰田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结构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对比:通用汽车公司的几乎所有零件都是自己的子公司制造的,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内在化例子。但是丰田汽车公司恰恰相反,它有个总公司,但大多零部件的制造(如轮胎、车身)等都是外在的,即这些零部件不是在丰田公司内部制造,而是由其关系网络制度下的外包厂家制造提供。这两个公司的结构由下图所示:
对于组织边界问题,不同的研究理论也莫衷一是。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组织成员是指在组织内部工作的正式成员。但是,西方管理学中有个利益涉及者理论,认为凡是和该组织发生关联,其利益受其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
由此可见,组织和组织边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组织研究的主题之一就是解释说明什么条件导致一个组织某种功能的外在化,又在什么情况下把它内在化。
如果说组织边界不是很清楚,那么组织内在结构的差异就更大了。例如,英特尔公司的组织形式中,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非常模糊,大家可以经常跨越边界来往。与此相反,有些组织等级森严,如花旗银行。
另外,同一行业中的企业组织形式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例如,现在美国、英国的纺织业是集中在大工厂里。而日本的纺织业大多还是手工生产。为什么同样的工业、同样的产品会有如此不同的工业结构?这也是组织学和组织社会学需要解释的现象。
组织学和组织社会学还要研究一大堆问题,比如: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报酬形式呢?为什么(美国的)大学不可以搞计件或计量工资呢?
什么市场条件下品牌才重要呢?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领域品牌都非常重要,在有些领域我们不需要知道什么品牌,而在另外一些领域品牌非常重要。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正式的、依法律制订的合同常常被束之高阁,而企业通过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来维持合同关系?
我们上面列举了不少例子,提出了不少问题,目的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组织现象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
组织现象比比皆是,组织研究刚刚起步,在这里,学界的英雄可以大有用武之地。
韦伯式组织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社会学有寻祖现象,即社会学当今的研究工作常常到古典社会学家韦伯、马克思这些大师那里寻找课题或思想源泉。
很多组织研究的起点是韦伯式组织。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概念,即我们可以将同类现象或事物加以抽象,提出一个理想模式供分析讨论。组织是各种各样的,但我们可以抽象出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提出一个理想类型。
韦伯提出科层制组织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力和职位相关联,并且是非人格化的;它是理性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来提高效率。第二,科层组织内的官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里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的人员,其毕生职业生涯追求的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获得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理权威的基础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理性的组织。
韦伯是把这类现象归纳为科层制组织这种理想类型的第一人,因而被称为组织社会学的鼻祖。
那么科层制组织产生的原因是啥呢?
韦伯认为科层制正式组织的出现是因为它比其他形式的组织都更有效率。
人们通常理解科层制组织是一个历史现象,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告别了过去的家庭作坊等非正式组织。
其实不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各种各样组织的并存。在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飞速发展以来,很多高科技企业却是非正式的小型企业;人员也不很严格专业化,他们可以既是技术人员又是管理人员,既可以是正式成员,也可以是跨界兼职;这些组织也谈不上以法理权威为基础,常常是朋友通过合作关系一起创立公司。
所以韦伯式组织虽然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现象,但这一概念已经不能涵括许多我们关心的组织现象。我们看到的很多正式组织有着非正式的、松散的组织结构。例如大学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很像一个韦伯式组织,但另外一些方面也很像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
有趣的是,在对韦伯式组织的研究中,许多组织社会学的学者有一种反韦伯式组织的情结,他们的研究常常探究现实生活中的组织现象如何背离了韦伯式科层制组织的理想模式。
德国的米歇尔斯所著的《Political Party》一书是组织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他着眼于组织的局限性和弊端。
米歇尔斯提出的很著名的一个概念是目标替代。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重要特点是按照明确的目标进行组织设计。与韦伯相反,米歇尔斯认为实际上很多组织所谓的正式目标在组织演化过程中都被替代了。
米歇尔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组织内在机制在产生坚固结构的同时导致组织成员内部的深刻变化,使得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位置发生根本转换。组织的结果是在每个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说明组织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造福人们,但常常也会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弊端,这也是组织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标替代现象是20世纪60年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题目。研究韦伯式组织的特点,特别是它的局限性、负功能以及其他的替代形式,都是组织研究的经典问题。
什么是社会学角度
组织社会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组织现象。
那么,什么是社会学的角度呢?
社会学的特点是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共同接受的理论。
在古典社会学中,涂尔干最明确地提出了一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他提出,社会学的角度应该是从群体的层次来研究群体(社会)现象。例如自|sha可能是个人现象,但某个人为什么会自|sha,这是心理学家的问题;社会学家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某一类人会比别人有更高的自|sha率。要回答这一类问题,就一定要从群体的层次来解释群体现象。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社会学角度。涂尔干提出的角度对社会学家的思维方式影响非常大。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对这一研究思路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这里,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角度是个悬念。但这里的隐含答案也很明显: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学研究框架;我们关注的是具体的理论以及他们的观点和角度。
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问题的关注
现在,社会学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
这是因为,近年来社会学界也有一种反思,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常常使用大的概念、宏观的社会过程解释问题,把问题越讲越泛,越讲越大,但是大而无当,缺乏分析的力度。因此有许多人呼吁我们应该回到默顿提出的中层理论。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学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具体的因果机制,而不是大的理论框架。
什么叫机制呢?
过去我们从定理、公理的角度去研究问题。但如果我们找不到定理的话,该如何研究问题呢?是不是说找不到定理,就只能对事物作简单描述了呢?
埃尔斯特认为,即使我们找不到公理性规律,我们仍然可以对研究对象提出解释,也就是说,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
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诱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所以,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
比如说,父母酗酒通常造成子女酗酒,这两者有一个因果机制,这可能是基因遗传的机制,也可能是模仿学习的机制。但这种机制并不是决定性的。我们不能说所有酗酒者的子女都酗酒。所以说这种机制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一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必然的,这里所说的机制对事物间关系提供一个解释。
因果机制的概念成为一个比较容易把握的分析角度:我们是从具体可察的因果关系着眼去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而不是去建一个庞大完整的逻辑体系,去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规律。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更多的着眼于"机制"这一层次分析研究问题,而不是过分追求很大的理论框架。勉为其难,不如顺其自然,在力所能及的层次上研究、解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应该注意区分因果关系和统计关系。通常社会学研究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的事物间关系都是统计关系。而社会学理论的任务是发现这事物之间统计关系背后的因果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