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

网友投稿 232 2022-11-10

Linux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

前言分区的概念: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 MasterBootRecord,一般简称为 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以后的高级格式化,即 Format 命令来实现。面、磁道和扇区硬盘分区后,将会被划分为面(Side)、磁道(Track)和扇区(Sector)。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个虚拟的概念,并不是真正在硬盘上划轨道MBR简介:MBR(Main Boot Record 主引记录)位于整个硬盘的 0 磁道 0 柱面 1 扇区。不过,在总共 512 字节的主引导扇区中, MBR 只占用了其中的 446 个字节,另外的 64 个字节交给了DPT(Disk Partition Table 硬盘分区表),最后两个字节“55, AA”是分区的结束标志。这个整体构成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分区的原理:主引导记录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446byte 的操作系统引导代码(MBR),还有一部分是 64byte 的主分区表(DPT)。主分区表最多记录四个主分区的分区信息.每个分区占用 16byte.分区就是修改分区表,它不影响硬盘上的存储的数据。最后的 2 字节是结束标志。扩展技术:需要将一块硬盘分成更多的分区,超过 5 个以上的分区,可以将最多四个主分区中的一个分区类型改为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再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分区信息保存在扩展分区之中,叫做扩展分区表。理论上逻辑分区没有个数的限制。扩展分区不能被直接使用,必须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起始位置的信息都写在扩展分区表里面。逻辑分区的分区编号从 5 开始,如: /dev/hda5 是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格式化原理:

分好区的硬盘分区上面什么数据也没有,操作系统也不能读写,为了让操作系统能够识别必须向分区中预写入一定格式的数据。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格式化。在 Linux 中称为创建文件系统。没有分区的硬盘是不能格式化的,没有格式化的分区是不能直接被使用的。所以分区和格式化往往都是同时进行的。

本章结构

MBR最多四个分区(物理扇区)GPT可以128个分区hd表示IDE设备sd表示SCSI设备三、文件系统类型XFS文件系统

/dev/sdb1 /mailbox xfs defaults 0 0分区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权限功能 容灾 序列

LVM逻辑卷概述LVM逻辑卷管理

总结Linux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关于Linux的知识。内容不算太多,也不是很难理解,还是有新的命令需要我们记忆,记住基本的命令和语法就可以了。LVM逻辑卷啊的建立,找到几条命令的规律就可以很轻松的记住了。命令,语法还是很重要且最基本的一环,我们一定要多敲多练来巩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深度解析开源无人机ROS开发方案
下一篇:springboot与数据库返回数据中文乱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