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pu占用率如何看
236
2022-11-09
NoSQL之redis概述+部署
一: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库,创建在关系模型基础上,一般面向于记录他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关系模型就是指二维表格模型,因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以及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现实世界中,各种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都可以用关系模型来表示sql语句(标准数据查询语言)就是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用于执行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检索和操作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Oracle、MySQL、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DB2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not only sql),意思是不仅仅是sql,是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总称
主流的nosql数据库有redis、mongbd、hbase、couhdb等等,以上这些数据库,他们的存储方式、存储结构以及使用的场景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集合,而不是像关系型数据库一样,是一个统称换言之,除了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以外的数据库,都被认为是非关系型的nosql数据库凭借着其非关系型、分布式、开源和横向扩展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数据库产品非关系型数据库产生背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诞生很久了,而且我们一直在使用,没有什么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何还会产生nosql这里简单介绍一下nosql产生的背景随着web2.0网站的星期,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web2.0网站,特鄙视海量数据和高并发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交网络服务)类型的web2.0纯动态网站时,暴露出很难解决的问题,例如三高问题
redis基于内存运行并支持持久化,采用key-value键值对的存储形式,是目前分布式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redis服务器程序是单进程模型,也就是在一台服务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redis进程,而redis的实际处理速度则是完全依靠于主进程的执行效率
若是在服务器上只运行一个redis进程,当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若是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启多个redis进程,redis会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的会给服务器的cpu造成很大的压力
也就是说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决定开启多少个redis进程
若对高并发要求更高一些,可能会考虑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启多个进程;
若CPU资源比较紧张,采用单进程即可
redis 的优点
redis-cli在进行数据库连接操作时, 可以通过选项来指定远程主机上的 Redis 数据库, 命令语法为 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其中, -h 指定远程主机、 -p 指定 Redis 服务的端口号、 -a 指定密码。 若不添加任何选项表示, 连接本机上的 Redis 数据库; 若未设置数据库密码可以省略-a 选项。 例如执行以下命令可连接到主机为 192.168.10.161, 端口为 6379 的 Redis 数据库, 并查看 redis 服务的统计信息。 若要退出数据库操作环境, 执行“exit” 或“quit” 命令即可返还原来的 Shell 环境。
set: 存放数据, 基本的命令格式为 set key value。 get: 获取数据, 基本的命令格式为 get key。 keys: 可以取符合规则的键值列表, 通常情况可以结合*、 ? 等选项来使用 exists:可以判断键值是否存在。 del:可以删除当前数据库的指定 key type:可以获取 key 对应的 value 值类型 rename:是对已有 key 进行重命名, 其命令格式为: rename 源 key 目标 key。使用rename 命令进行重命名时, 无论目标 key 是否存在都进行重命名, 且源 key 的值会覆盖目标 key 的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建议先用 exists 命令查看目标 key 是否存在, 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 rename 命令以避免覆盖重要数据 renamenx:作用是对已有 key 进行重命名, 并检测新名是否存在。其命令格式与rename 的命令格式除命令关键字不同外基本相同, renamenx 源 key 目标 key。使用renamenx 命令进行重命名时, 如果目标 key 存在则不进行重命名 dbsize:查看当前数据库中 key 的数目redis-benchmark 测试工具redis-benchmark 是官方自带的 Redis 性能测试工具, 可以有效的测试 Redis 服务的性能。 基本的测试语法为 redis-benchmark [option] [option value]。-h: 指定服务器主机名。-p: 指定服务器端口。-s: 指定服务器 socket。-c: 指定并发连接数。-n: 指定请求数。-d: 以字节的形式指定 SET/GET 值的数据大小。-k: 1=keep alive 0=reconnect 。-r: SET/GET/INCR 使用随机 key, SADD 使用随机值。-P: 通过管道传输请求。-q: 强制退出 redis。 仅显示 query/sec 值。–csv: 以 CSV 格式输出。-l: 生成循环, 永久执行测试。-t: 仅运行以逗号分隔的测试命令列表。-I: Idle 模式。 仅打开 N 个 idle 连接并等待。结合上述选项, 可以针对某台 Redis 服务器进行性能检测, 如执行 redis-benchmark -h192.168.191.132 -p 6379 -c 100 -n 100000 命令即可向 IP 地址为 192.168.191.132, 端口为 6379 的 Redis 服务器发送 100 个并发连接与 100000 个请求测试性能。 [root@localhost redis]# redis-benchmark -h 192.168.191.132 -p 6379 -c 100 -n 100000 ====== SET ====== 100000 requests completed in 1.54 seconds ====== GET ====== 100000 requests completed in 1.47 seconds [root@localhost redis]# redis-benchmark -h 192.168.191.132 -p 6379 -q -d 100 测试库与库多数据库间切换Redis 支持多数据库, Redis 在没有任何改动的情况下默认包含 16 个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是用数字 0-15 来依次命名的。使用 Select 命令可以进行 Redis 的多数据库之间的切换,命令格式为 selectindex,其中 index 表示数据库的序号。而使用 redis-cli 连接 Redis 数据库后, 默认使用的是序号为 0 的数据库。 使用 select 命令切换数据库后, 会在前端的提示符中显示当前所在的数据库序号如“192.168.191.132:6379[10]>” 表示当前使用的是序号为 10 的数据库;若当前使用的数据库是序号为 0 的数据库, 提示符中则不显示序号, 如“192.168.191.132:6379>” 表示当前使用的是序号为 0 的数据库。40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