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实现UTOPIA LEVEL2接口时序的的发送和接收模块设计

网友投稿 331 2022-11-08

基于FPGA实现UTOPIA LEVEL2接口时序的的发送和接收模块设计

1、引言

2、UTOPIA LEVEL2接口功能和时序分析

2.1接口功能描述

图1连接参考结构图

2.2接口时序分析

UTOPIA LEVEL2接口分为发送(TX)和接收(RX)两两组接口,参考点为ATM层,其中TX的方向为ATM层到物理层.RX方向为物理层到ATM层。接口支持两种传输方式。第一种是字节级握手传输方式,它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进行传输的,控制信号是以字节和ATM信元为基础的;第二种是信元级握手传输方式,它是以信元为基础的。本设计当中采用了只有1个TxClav信号和1个RxClav信号的接13方式和基于信元级的握手传输方式,8位数据总线宽度。

2.2.1发送接口时序

UTOPIA LEVEL2发送接口包括如下信号:

TxData(7.0)字节宽度的数据信号,由ATM层传送到物理层。

Txsoc:信元起始信号,当TxData上出现信元的第一个有效字节时,由ATM层把TxSoc置为高电平。

TxEnb*:传输使能信号,TxData上包含有效信元数据时,由ATM层把TxEnb*置为低电平。

TxFull*/TxClav:满/信元可用信号,对于字节级流控制,TxFull*是物理层发向ATM层的低电平信号,表明物理层最多还能接纳4个字节。对于信元级流控制,TxCIav由物理层发向ATM层,置高表示物理层可以接收一个完整的信元。

TxAddr[4..0]:地址信号,是ATM层发向MPHY层的5位信号,用以选择MPHY端口。

另外还有两个可选信号:TxPrty用于奇偶校验,TxRef*为同步设置。

这些信号必须满足如图2所示的时序关系,才能正确实现发送接口功能。

图2信元级发送接口时序图

如图2,N-3、N-2、N-1、N、N+1、N+2、N+3为已配置的物理层端口地址,ATM层通过TxAddr[4..0]发出地址轮询信号:N-3,1F,N-2.1F,N-1,1F,N,1F,⋯,如果某一个端口的物理地址在被轮询到时,恰好有空闲的接收缓存,则向ATM层发出一个有效的TxClav信号;如果此时ATM层有信元要发送,将有效的端13地址送上地址线TxAddr[4..0],在下一个周期置TxEnb信号有效,同时发出TxSoc信号,表示信元开始发送,在TxData[7..0]上发送信元数据。在发送信元过程中,继续轮询物理层端口,但对当前正在发送的端口在数据P44之前检测到的Txclav信号无效。

2.2.2接收接口时序

UTOPIA LEVEL2接收接口包括如下信号:

RxData[7..0]:字节宽度的数据信号,由物理层传到ATM层。

RxSoc:信元起始信号,表示信元的第一个数据已经出现。

RxEnb*:传输使能信号,RxData上包含有效数据时,由AIM层把TxErib*置为低电平。

RxEmpry*/RxClav:空/信元可用信号,对于字节级流控制,RxEmpty*是物理层发向ATM层的低电平信号,表明物理层已经没有有效数据发送。对于信元级流控制,RxClav由物理层发向ATM层.置高表示物理层有—个完整吲高元传输给A1’M层。

RxClk:时钟信号,ATM层发向物理层的数据传输侗步时钟。

RxAddr[4..0]:地址信号,是ATM层发向MPHY层的5位信号,用以选择MPHY端口。

另外还有两个可选信号:RxPrty用于奇偶校验,RxRef*为同步设置。

这些信号必须满足如图3所示的时序关系,才能正确实现接收接口功能。

图3信元级接收接口时序图

如图3,ATM层通过RxAddr[4..0]发出地址轮询信号:N-3,1F,N-2,1F,N-1,lF,N,lF,⋯,当被轮询的物理层端口有信元要发时,向ATM层发出一个有效的RxClav信号;如果此时ATM层有空闲的缓存时,将有效的端口地址送上地址线RxAddr[4..0],并置RxEnb信号为有效,在此有效期间,物理层有效端口发出RxSoc信号表示信元开始发送,信元数据开始在RxData[7..0]数据线上传输。在接收信元过程中,继续轮询其他物理层端口,RxClav在本端口接收过程中不被轮询,因为RxClav一直有效至当前信元接收结束。

3、UTOPIA LEVEL2接口的FPGA实现

3.1发送模块设计

图4发送模块仿真时序

3.2接收模块设计

4、结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深入理解 nvidia-docker 2.0
下一篇:Sentinel整合Apollo进行规则持久化(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