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机归属?
321
2022-11-06
关于5G通讯技术以及我国通讯行业即将迎接的挑战
关于5G通讯技术以及我国通讯行业即将迎接的挑战
壹、中外通讯系统的发展
1G诞生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伯于1976年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此技术能够让人们进行简单的语音通话,但相对来说它的容量有限、限制过多互不兼容并且保密性差,虽说能满足移动式通讯但通话质量不高此时截至1978年当时约占全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电话机数目还不到全世界话机总数的1%,可以这么说当时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甚至不如一些非洲国家。
2G的诞生背景是基于1G的普及,解决了各国技术标准的不同,无法国际漫游等问题。2G的诞生象征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面向了世界。1G和2G都是“窄带”技术,主要是针对于语音业务,在2G时代中,开始引入了 数据业务(SMS短信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3G)诞生于1985年美国高通公司使用的“展布频谱技术”开发的一个被命名为“CDMA”的新技术,简单说CDMA是3G的根本基础原理,而展布频谱技术就是CDMA的基础,其核心技术主要是对于2G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的特点是能够在全球范围捏更好的实现无限漫游,并且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无线通讯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此技术提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各国人文信息的了解和认知丰富了生活。
第4代移动通讯系统4G是3G技术的迭代升级,4G是将WLAN技术和3G通讯技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使图像的传输速度更快,图像质量更高更清晰,4G带来了高清、视频直播、云计算等,对于绝大数中国人来说,我们真正地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
贰、5G的优势及指标
流量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总流量数 连接数密度:指单位面积内可以支持的在线设备总和 时延:发送端到接收端接收数据之间的间隔 移动性:支持用户终端的最大移动速度 能源效率:每消耗单位能量可以传送的数据量 用户体验速率:单位时间内用户获得MAC层用户面数据传送量。 频谱效率:每小区或单位面积内,单位频谱资源提供的吞吐量 峰值速率:用户可以获得的最大业务速率
指标名称 | 流量密度 | 连接数密度 | 时延 | 移动性 | 能源效率 | 用户体验速率 | 频谱效率 | 峰值速率 |
---|---|---|---|---|---|---|---|---|
4G | 0.1Tbps/km² | 10⁵/km² | 10ms | 350km/h | 1倍 | 10Mbps | 1倍 | 1Gbps |
5G | 10Tbps/km² | 10⁶/km² | 1ms | 500km/h | 100倍 | 0.1—1Gbps | 3~5倍提升 | 20Gbps |
提升倍数 | 100倍 | 10倍 | 0.1倍 | 1.43倍 | 100倍 | 10—100倍 | 3~5倍 | 20倍 |
叁、5G的核心应用
eMBB即增强移动宽带,具备超大带宽和超高速率,实现用户体验速率100 Mbps、移动性500 Km/h;mMTC即低功耗大连接,支持连接数密度100万/平方公里uRLLC即高可靠低时延,支持单向空口时延最低1ms级别。
5G的应用加快推进“新基建”的政策紧跟上线,“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肆、5G的技术发展
SON---动态自组织网络
它指可自动协调相邻小区、自动配置和自优化的网络,以减少网络干扰,提升网络运行效率。
D2D---设备到设备通信
指数据传输不通过基站,而是允许一个移动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移动终端设备直接通信。是一种基于3GPP通信系统的近距离通信技术,主要包括直连发现功能,终端发现周围有可以直连的终端;直连通信,与周围的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两大功能。
SDN---软件定义网络
核心思想:转发和控制分离,从而实现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扮演着控制器的角色对上层应用提供网络编程的接口,对下提供对实际物理网络网元的管理。
NFV---网络功能虚拟化
核心思想:软件和专用硬件解耦,软件与通用硬件联姻其简单来说就是将网络设备的功能从网络硬件中解耦出来;将电信硬件设备从专用产品转为商业化产品;数据平面可编程。
伍、5G来了安全隐患也来了—5G面临的挑战与总结
新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必将引发整个技术生态链的重塑各种行业都将顺应着5G的发展来做出新的改变和改动,在此发展过程中难免因为客观技术缺陷或者主管的人为因素产生一些安全漏洞。在5G时代,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从联接环境中受益的东西,都将被联接到网络中。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思考5G网络安全问题时,出发点应该是如何保护这些有价值的资产。思考的维度不能只局限于可能受到的技术枷锁,同时,更应该提防社会工程枷锁,并且预防蝴蝶效应式的安全大崩塌。随着SDN和NFV这样的技术引入,使网络边界变得十分模糊,以前依赖物理边界防护的安全机制难以得到应用。所以,安全机制要适应虚拟化、云化的需要。但我相信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发展的规划通过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落实制定,以后互联网的环境一定会发展地更好。
总结:
我国走在了5G发展的前沿,此技术遍布到各行各业,在引领通讯系统发展的同时我们通过各种措施的制定为通讯的发展披荆斩棘,总的来说5G是为了6G做铺垫,近几年5G也没有完全替代4G,但可以预见,安全是5G技术发展的基石。而5G技术是数字经济社会的基石。因此,在未来,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