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怎么拦截某个对象
276
2022-11-06
走进OSPF(长篇)
@[TOC]
前言
OSPF的知识较为繁杂,篇幅比较冗长,已经尽量写的简洁明了,可以根据目录进行使用
一、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1、自制系统
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指的是在同一组织管理下、使用相同策略的设备的集合。 不同的AS通过AS号区分,AS号取值范围1-655535,其中64512-65535是私有AS号。IANA负责AS号的分发。 中国电信163 AS号:4134 中国电信CN2 AS号:4809 中国网通AS号:9929 2、分类 按自治系统分为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
运行在as内部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主要解决as内部的选路问题,发现、计算路由。 例如 RIP OSPF
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GP)
as和as之间相互通信用的是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GP,他解决as之间的选路问题 例如 BGP
按协议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rip1/2、bgp、eigrp
路由器对全网拓扑并不完全了解,是“传说的路由”,a发路由信息给b,b加上自己的度量值又发给c,路由表里的条目是听来的。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 is-is
路由器对全网拓扑完全了解。是“传信的路由”。A将一封信发给B,B对其不做任何改变,拷贝下来,并将自己的信息放在另一封信里,两封信一起给C这样信息没有任何改变和丢失,最后所有路由器都收到相同的一堆信,这一堆信就是LSDB。然后,每个路由运用相同的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出SPF Tree(即到达目的地的各个方案),选出最佳路径,放入路由表中。 二、OSPF的工作过程 1、三张表 邻居列表 链路状态数据库 路由表 2、工作过程
三、OSPF区域
1、简述
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
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2、区域ID
区域ID可以表示成一个十进制的数字
也可以表示成一个IP
3、区域分类
骨干区域Area 0 非骨干区域 标准区域 末梢区域(stub) 完全末梢区域(Totally,stubby) 非纯末梢区域(NSSA)
四、Router ID
1、简述
OSPF区域内唯一标识路由器的IP地址
2、Router ID的选取规则
选取路由器looback接口上数值最高的IP地址 如果没有loopback接口,在物理接口种选取IP地址最高的 也可以使用Router-id命令指定Router id(手动设置的这条优先级最高) 五、DR和BDR 1、简述 为减小多路访问网络中OSPF流量,OSPF会选择一个指定路由器(DR)和一个备份指定路由器(BDR)。当多路访问网络发生变化时,DR负责更新其他所有OSPF路由器。BDR会监控DR 的状态,并在当前DR发生故障时接替其角色。DR和BDR是由同一网段中所有的路由器根据路由器优先级、Router ID通过HELLO报文选举出来的,只有优先级大于0的路由器才具有选取资格。 2、DR和BDR的选举 自动选取网段上Router ID最大的为DR,第二大的为BDR 手动选取优先级0-255 值越大,优先级越高,默认为1 优先级相同则比较Router ID优先级被设置为0,则不参加DR和BDR的选举
路由器的优先级可以影响一个选举过程,但是它不能强制跟换已经存在的DR或BDR路由 |
---|
3、OSPF的组播地址
八、OSPF状态
十二、实例和基础命令
每个路由器配置大致相同,以R1为例 |
---|
十三、OSPF多区域的生成
1、原因
改善网络的可拓展性
类型代码 | 描述 | 类型 |
---|---|---|
Type 1 | 路由器LSA | 由区域内的路由器发出的,描述了路由器的的链路状态和花费,传递到整个区域内 |
Type 2 | 网络LSA | 由区域内的DR发出的,描述了区域内变更信息,传递到整个区域内 |
Type 3 | 网络汇总LSA | ABR发出的,其他区域的汇总链路通告,描述了其他区域内某一-网段的路由, 区域间传递 |
Type4 | ASBR汇总LSA | ABR发出的,用于通告ASBR信息,确定ASBR的位置,不会出现在ASBR所属区域之内 |
Type 5 | AS外部LSA | ASBR发出的,用于通告外部路由,告诉相同AS的路由器通往外部AS的路径,在整个AS中进行泛洪 |
Type 7 | NSSA外部LSA | NSSA区域内的ASBR发出的,用于通告本区域连接的外部路由,与Type 5类似,仅在非纯末梢区域内进行泛洪,传递时会被ABR转换为LSA5 |
减少区域内LS条目及路由条目,减少对设备CPU和内存的占用。
ARB
[R1]ospf 1
[R1-ospf-1]area 2
[R1-ospf-1-area-0.0.0.2]network x.x.x.x x.x.x.x #先宣告直连网段,再配
[R1-ospf-1-area-0.0.0.2]stub
区域内路由
[R2]ospf 1[R2-ospf-1]area 2[R2-ospf-1-area-0.0.0.2]network x.x.x.x x.x.x.x #先宣告直连网段,再配[R2-ospf-1-area-0.0.0.2]stub[R2]dis ip routing-table #此时会显示一条默认路由到外部区域
#### 完全末梢区域配置 ARB
[R3]ospf 1[R3-ospf-1]area 2[R3-ospf-1-area-0.0.0.2]network x.x.x.x x.x.x.x #先宣告直连网段,再配[R3-ospf-1-area-0.0.0.2]stub no-summary
区域内路由
[R4]ospf 1[R4-ospf-1]area 2[R4-ospf-1-area-0.0.0.2]network x.x.x.x x.x.x.x #先宣告直连网段,再配[R4-ospf-1-area-0.0.0.2]stub[R4]dis ip routing-table #此时会显示一条默认路由到外部区域
## 十六、多区域的好处 1. 减少lsdb的大小,节约带宽; 2. 提高路由的效率:缩减部分路由器的OSPF路由条目,降低路由收敛的复杂度,对某些特定的lsa,可以在区域边界上,实现汇总/过滤/控制,而实现全网互通; 3. 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当某个区域的某条路由出现抖动时,可以减少受影响的波及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