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和三层交换

网友投稿 250 2022-11-05

VLAN和三层交换

一、VLAN的概述和优势

二、VLAN的种类和范围

三、交换机valn接口类型

四、单臂路由和三层交换

一、VLAN的概述和优势

VLAN指网络中的站点不拘泥于所处的物理位置,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加入不同的逻辑子网中的一种网络技术。

分割广播域

物理分割

逻辑分割

VLAN的种类

静态VLAN:基于端口划分静态VALN

动态VALN:基于MAC地址划分动态VALN

静态VALN的范围

使用VLAN的好处

1、控制广播

2、增强网络安全性

3、简化网络管理

配置静态VLAN 的步骤

1.创建VLAN

2.将交换机的端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 中

3.验证VLAN的配置

交换机valn接口类型

access类型端口:接入模式 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或路由器接口

作用:数据进入交换机时 打上VLAN标签 出交换机时,脱掉VLAN标签

trunk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与交换机相关的接口。

作用:中继

hybrid 华为私有协议:华为交换机接口上默认的接口类型。

单臂路由和三层交换

单臂路由:单臂路由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

链路类型

交换机连接主机的端口为access链路

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端口为trunk链路

子接口

路由器的物理接口可以被划分成多个逻辑接口

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VLAN网段的网关配置

单臂路由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的原理

路由器重新封装Mac地址,转换VLAN标签

单臂路由的配置

1、配置交换机的链路类型,连接路由器的接口为trunk,连接主机为access

2、配置VLAN标签的封装结构和子接口地址

单臂路由产生的瓶颈

单臂路由的缺陷

“单臂”为网络骨干链路,容易形成网络瓶颈

子接口依然托于物理接口,应用不灵活

VLAN间转发1需要查看路由表,严重浪费设备资源。

三层交换技术

使用三层交换技术实现VLAN间通信

三层交换=二层交换+三层转发

当三层设各接收到一个数据帧, 会拆除原数据帧, 重新封装新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并且因为帧头部的信息发生变化,最后的帧校验CRC也应当随之改变。

在这个流中的多个数据包,其中只有第一个数据包是由三层交换机的三层引擎来处理的, 处理的方式是软件方式,与路由器相同, 三层引擎获取了新的2层封装信息后,路由这个数据包。

在第一个数据包转发完成后,在硬件中创建一一个MLS条目,用于后续的数据包由硬件执行的重新封装和快速转发。2层数据帧会被重新封装为需要转发的下一个网段的帧格式。这就是MLS"一次路由, 多次交换"的原理。

基于CEF(一种基于拓扑转发的模型)的MLS,其关键是两张转发信息表,转发信息库(FIB)与路由表一一对应,是路由表的一一个镜像。路由表更新时,FIB随之变化,其中FIB包含邻接主机的IP地址与VLANID的对应关系。而邻接关系表包含邻接主机和交换机MA C地址的对应关系用来提供二层重写信息。

基于CEF的MLS转发过程, 即发送单播数据包, 通过查找FIB和邻接关系表,重新封装数据帧,从相应端口进行转发。

三层交换机具备路由功能,所以两个VLAN之间可以互相访问, 每一个VLAN虚接口就是该网段的网关。

虚接口: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的VLAN接口为虚接口,虚接口的引入使得应用更加灵活

传统的MLS

3层转发过程中要重新封装2层

三层交换机上,第3层引擎处理数据流的第一个包。

基于CEF的MLS

10.10.10.2/32 vlan 1

------------------------->


------------------------->

00061BE393660016C72E9700

10.20.20.2/32 vlan 2

000C295E17430016C72E9700

FIB表 邻接关系表

CEF是一种基于拓扑转发的模型

转息库(FIB):与路由表一一对应,是路由表的一一个镜像。路由表更新时,FIB随之变化,其中FIB包含邻接主机的IP地址与VLANID的对应关系。

邻接关系表:包含邻接主机和交换机MAC地址的对应关系用来提供二层重写信息。

基于CEF的MLS转发过程,即发送单播数据包,通过查找FIB和邻接关系表,重新封装数据帧,从相应端口进行转发。

总结

VLAN是逻辑隔离的虚拟局域网,能够隔离广播,提高安全性,简化管理VLAN分为动态VLAN和静态VLAN。

静态VLAN有两种配置方式∶VLAN数据库和全局配置。

Trunk是通过一条物理链路,实现同VLAN跨交换互通Trunk有两种封装模式∶ ISL和IEEE 802.1q

Trunk配置简化了网络结构,管理更灵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简述高速流量处理DPDK替代方案
下一篇:SpringBoot3集成SLF4J+logback进行日志记录的实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