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怎么拦截某个对象
277
2022-11-04
脑电波EEG传感方案丨穿戴脑机接口BCI设备的挑战
有别于科研用脑电产品,穿戴脑机接口BCI设备的开发需要考虑到信号获取的方便性和使用者的体验,不但要求有较高的信号精度,信号采集的方式需要简单、体验舒适,而且还要求系统的尺寸和重量便于穿戴,以及产品要有较长的续航时间。因此在面向消费者应用领域的穿戴脑机接口设备上,其主流的发展方式是使用金属干电极并放置在人体前额,再使用高精度的脑电传感芯片获取脑电EEG信号,通过信号处理与分析获得脑波谱。
由于脑电波EEG信号十分微弱,幅度在几微伏至几十微伏,而且极其容易受到人体的微动影响,即使在十分昂贵、精度很高的脑电科研设备中,往往被试者要求处于静息状态,且需要使用具有导电膏的湿电极才能采集到头皮层的脑电信号。因此可想而知,在穿戴脑电监测产品开发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有多大。
在使用金属电极的前提下,要想获得较高精度的脑电波EEG信号,这对于脑电传感芯片的要求颇高。尽管国内外近些年涌现出了大量的脑电头环产品,但是大部分商业产品精度相对有限且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逐渐沦为噱头。一部分尽管有不错的精度,但是要么售价脱离群众十分高昂、要么体积庞大不易使用。这些都极大程度限制了穿戴脑机接口设备的发展和应用。
上述诸多特点无疑让EEGM102模组成为推动目前智能穿戴脑电监测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为穿戴脑机接口在意念控制、专注力训练、冥想、睡眠/情绪监测,以及VR娱乐和智能穿戴产品等领域的开发提供了一套优秀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