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门的 OCR 识别类接口汇总
264
2022-10-28
Docker网络管理之容器间的通信
前言
由于docker技术的火爆,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使用docker这种虚拟化技术。企业中使用docker这种虚拟化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docker中的容器对外提供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一下docker的网络知识,以满足更高的网络需求。
我们安装Docker时,它会自动创建三个网络,bridge(创建容器默认连接到此网络)、 none 、host。 * host: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 * None:该模式关闭了容器的网络功能,相当于一个回环网络。 * Bridge:此模式会为每一个容器分配、设置IP等,并将容器连接到一个叫docker0的虚拟网桥,通过docker0网桥以及Iptables nat表配置与宿主机通信。
[root@docker ~]# docker network ls //执行该命令查看docker创建的网络 NETWORK ID NAME DRIVER SCOPE 2edf7ef4f9fa bridge bridge local 217d2e9a4785 host host local c0bea73a8e1a none null local
关于上述提到的三个网络解释如下:
Host:相当于Vmware中的桥接模式,与宿主机在同一个网络中,但没有独立的IP地址。众所周知,Docker使用了Linux的Namespaces技术来进行资源隔离,如PID Namespace隔离进程,Mount Namespace隔离文件系统,Network Namespace隔离网络等。一个Network Namespace提供了一份独立的网络环境,包括网卡、路由、Iptable规则等都与其他的Network Namespace隔离。一个Docker容器一般会分配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但如果启动容器的时候使用host模式,那么这个容器将不会获得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而是和宿主机共用一个Network Namespace。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基于Host模式启动的容器,在容器内执行ifconfig时,看到的都是宿主机上的信息。该模式不够灵活,容易出现端口冲突问题。 None:该模式将容器放置在它自己的网络栈中,但是并不进行任何配置。实际上,该模式关闭了容器的网络功能,类似于会换地址,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是有用的:容器并不需要网络(例如只需要写磁盘卷的批处理任务)。 overlay:顾名思义:覆盖,但它又不是覆盖,它的作用就是在容器原有的网络基础之上,再添加一块网卡,并为其分配一个IP地址,可以将所有的docker容器关联到同一个局域网中,适用于容器与容器是跨主机进行通信的场景。 Bridge:相当于Vmware中的NAT模式,容器使用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并且连接到docker0虚拟网卡(默认模式)。通过docker网桥以及IPtables nat表配置与宿主机通信;Bridge模式是Docker默认的网络设置,此模式会为每一个容器分配一个Network nameSpace、设置IP等,并将一个主机上的Docker容器连接到一个虚拟网桥docker0上。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网络模式:
虽然docker模式提供三种网络模式,但其实是有四种网络模式的!
1、none模式
在none模式下,Docker容器拥有自己的Network Namespace,但是,并不为Docker容器进行任何网络配置。也就是说,这个Docker容器只有一个回环地址,不能与外界通信,称为被隔离的网络。使用场景:
none模式被称为隔离的网络,隔离便意味着安全,不能与外部通信,同样外部也不可以访问到使用none模式的容器,使用这种网络模式的容器可以运行于关于安全方面的验证码、校验码等服务。一般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
创建使用none网络模式的容器示例: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none --network none busybox:latest
//使用busybox镜像创建一个名为none的容器,网络采用none模式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none sh //进入刚刚创建的容器
/ # ip a
1: lo:
2、host模式
如果启动容器时使用host模式,那么这个容器将不会获得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而是和宿主机共用一个Network Namespace。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
使用场景:
由于网络配置与docker宿主机完全一样,性能较好,但是不便之处就是灵活性不高,容易和宿主机出现端口冲突的问题。最好是单个容器时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创建使用host网络模式的容器示例: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host --network host busybox:latest
//使用busybox镜像创建一个名为host的容器,网络采用host模式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host sh //进入创建的容器
/ # ip a
//进入容器后可以看出容器中的网络与docker主机的网络一模一样
1: lo:
3.bridge模式
bridge模式是Docker默认的网络设置,此模式会为每一个容器分配Network Namespace、设置IP等,并将一个主机上的Docker容器连接到一个虚拟网卡上。当Docker server启动时,会在主机上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虚拟网桥,此主机上启动的Docker容器会连接到这个虚拟网桥上。虚拟网桥的工作方式和物理交换机类似,这样主机上的所有容器就通过交换机连在了一个二层网络中。接下来就要为容器分配IP了,Docker会从RFC1918所定义的私有IP网段中,选择一个和宿主机不同的IP地址和子网分配给docker0,连接到docker0的容器就从这个子网中选择一个未占用的IP使用。如一般Docker会使用172.17.0.0/16这个网段,并将172.17.0.1/16分配给docker0网桥。
[root@docker ~]# ifconfig docker0
docker0: flags=4099
创建使用bridge网络模式的容器示例: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bridge busybox:latest /bin/sh
//创建一个名为bridge的容器,如果没有指定网络模式,默认便是bridge模式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bridge /bin/sh //进入创建的容器中
/ # ip a
1: lo:
当使用bridge网络模式,docker的工作步骤大致为:(1)在主机上创建一对虚拟网卡veth pair设备。veth设备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组成了一个数据的通道,数据从一个设备进入,就会从另一个设备出来。因此,veth设备常用来连接两个网络设备;(2)Docker将veth pair设备的一端放在新创建的容器中,并命名为eth0。另一端放在主机中,以veth811d20c这样类似的名字命名,并将这个网络设备加入到docker0网桥中,可以通过brctl show命令查看(上述实例已经验证);(3)从docker0子网中分配一个IP给容器使用,并设置docker0的IP地址为容器的默认网关;
4、自定义bridge网络
细心一点可以发现,创建的容器默认情况IP地址为172.17.0.0/16网段,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自定义一个网段供容器使用呢?答案肯定是可以的,方法如下:
[root@docker ~]#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bridge my_net //创建一个桥接网络,名称为my_net,如果没有指定网段,默认是172.18.0.0/16,按docker0的网段自动递增 [root@docker ~]# docker network ls //查看docker支持的网络类型 NETWORK ID NAME DRIVER SCOPE 2edf7ef4f9fa bridge bridge local 217d2e9a4785 host host local ac4d9e74e744 my_net bridge local c0bea73a8e1a none null local //可以看出,刚才创建的my_net已经出现在列表中
[root@docker ~]# docker inspect my_net 查看默认IP地址 [ { "Name": "my_net", "Id": "ac4d9e74e744a140ed8be2a7db0f0b0c5913d08258154fadb0f2ec64a61549db", "Created": "2020-08-01T10:03:46.543981931+08:00", "Scope": "local", "Driver": "bridge", "EnableIPv6": false, "IPAM": { "Driver": "default", "Options": {}, "Config": [ { "Subnet": "172.18.0.0/16", //如果没有指定网段,默认是172.18.0.0/16 "Gateway": "172.18.0.1"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test1 --network my_net busybox:latest /bin/sh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test2 --network my_net busybox:latest /bin/sh
//使用刚才创建的网络模式创建两个容器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test1 /bin/sh //进入test容器
/ # ip a
1: lo:
[root@docker ~]# ifconfig br-ac4d9e74e744
br-ac4d9e74e744: flags=4163
**自定义网络的优点:** * 可以通过容器的名称进行通信; * 自定了ContainerDNSserver功能;
以上方法按照默认的方式创建一个桥接模式的网络,可以发现网段地址并不是我们自定义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指定具体网段的方式创建网卡。方法如下:
[root@docker ~]#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bridge --subnet 172.20.16.0/24 --gateway 172.20.16.1 my_net2 //自定义网络模式的地址时,必须要明确指定其IP网段及网关信息 [root@docker ~]# ip a
[root@docker ~]# ifconfig br-70bd6d1c3371
br-70bd6d1c3371: flags=4099
使用相同的网络创建的容器是可以相互通信的,但是发现无法与其他容器进行通信,这主要是因为iptables规则的原因,创建docker网络时,iptables规则就会随着自动添加的。
举例说:尝试把iptables规则清空(iptables -F),是可以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的。但是这种命令的作用不亚于“rm -rf /*”,显然在现实环境中是不可以使用的!(iptables -F)
那么就需要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实现了,方法如下:
[root@docker ~]# docker network connect my_net2 test1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test1 sh //进入test1容器
/ # ip a
1: lo:
注:此时test2容器并不可以与test3、test4进行通信!如果需要其通信,还需给test2添加虚拟my_net2网卡地址(使用案例中的命令即可)!
**注意:** * 容器之间可以使用容器名进行通信,但前提必须是使用自定义网络,比如案例中创建的my_net、my_net2; * 如果在创建自定义网络时,指定了该网络的网段,那么使用此时的容器也可以指定容器的IP地址,若没有指定该网络的网段,则不可指定容器的IP地址;
5、container(共享网络协议栈)
这个模式指定新创建的容器和已经存在的一个容器共享一个Network Namespace,而不是和宿主机共享。新创建的容器不会创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而是和一个指定的容器共享IP、端口范围等。同样,两个容器除了网络方面,其他的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隔离的。两个容器的进程可以通过lo网卡设备通信。使用场景:由于这种网络的特殊性,一般在运行同一个服务,并且合格服务需要做监控,以及日志收集、或者网络监控的时候,可以选择这种网络。创建使用container网络模式的容器示例: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web1 busybox:latest [root@docker ~]# docker run -itd --name web2 --network container:web1 busybox:latest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web2 sh / # echo "Thank you" > /tmp/index.html / # -h /tmp/ //模拟http服务 [root@docker ~]# docker exec -it web1 sh / # wget -O - -q 127.0.0.1 Thank you //发现在web1上也能够获取到暴露在外http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