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嵌入式Linux的接口转换卡设计

网友投稿 254 2022-10-26

浅述嵌入式Linux的接口转换卡设计

接口总线为一群互相连接的设备提供一种有效的通信方式,它是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的标志,可以说接口总线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自动测试系统发展史,接口总线技术发展的水平标志着自动测试发展的水平。本文提出的接口转换方案解决了包括USB总线、GPIB总线、网络等几种通用标准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本方案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ARM处理器为软硬件平台,在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硬件系统设计

图1 硬件系统结构

软件系统设计

Linux系统的移植

一些功能最完备结构也最复杂的设备,采用用户定制的内核模块实现在标准USB总线上运行复杂的高级协议,由USB主机上相应的用户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来完成连接;

文件系统是用户模式进程与内核模式进程交互的纽带,制作具有特定的功能的文件系统是移植嵌入式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方案利用Busybox软件工具包构造EXT2文件系统,此软件包集成了Linux常用命令,可根据需求裁减,极大的方便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应用程序的具体实现

图2 应用程序整体框架

各个子进程的功能如下:

子进程1:USB从口的实现主要依靠内核中的USB RNDIS gadget模块的支持,当USB从口连接至PC时,在PC上模拟以太网接口,用TCP/IP网络协议传输数据;

子进程2:USB主口1专用于USB设备的USB端口;

子进程3:USB主口2专用于U盘,将U盘实际连接,当有数据传给U盘时,便在Linux操作系统上挂载U盘,并以二进制方式将数据存储到U盘的linux.txt文件中,15s内没有数据传输就会卸载U盘;

子进程4:网口是以TCP/IP网络协议传输数据。子进程1和子进程4分别实现了网络服务器功能;

子进程5: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为GPIB口准备一个中断例程,当GPIB口有动作时,会首先产生一个中断,应用程序立即跳转中断处理执行程序相关操作。

由于接口总线协议的解析都在Linux驱动中完成,所以子进程间的数据传输直接代表了接口总线的通信。子进程创建了自己专用的管道FIFO,以完成进程间的数据交换。

每个子进程都有一个主线程,完成端口的连接状态检测,主线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端口输出数据的处理主要由线程readfifo完成,它读取该进程的专用管道FIFO的数据,如果从FIFO中读到了数据,并且该端口连接标志位flag为1(表示该端口处于连接状态),便将此数据填入该端口的输出缓冲区,否则将读到的数据舍去。端口输入数据的处理由另一个线程完成,如果该端口处于连接状态,主线程就会创建该子线程实时读取该端口的输入数据,并将数据通过专用管道传给其他进程。

图3 主线流程图

在整个应用程序中,各个端口的数据转发利用了Linux进程间的数据通信技术。每个端口都设置了一定大小的数据缓冲区,使数据能够连续发送而不受外围控制器速度的影响,接收数据可靠,并尽可能减少了错误接收和错误判断的可能性。

结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MSHA x Chaos 容灾高可用实践
下一篇:Java高性能本地缓存框架Caffeine的实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