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nfoSec团队应该拥抱容器?

网友投稿 218 2022-10-17

为什么InfoSec团队应该拥抱容器?

每当一项新的软件技术出现,InfoSec团队都会有点焦虑。理由是他们的工作是评估和降低风险——而新软件引入了一些未知变量,这些变量等同于企业的额外风险。对新的、不断演进的和复杂的技术做出判断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这些团队克服重重疑虑接受未知的新技术值得赞赏。

这篇文章旨在呼吁世界范围内的InfoSec人士对容器的出现持乐观态度。有些人认为容器=不安全,其实,容器在安全性方面反而具有先天的优势:

不变性

在一个典型的生产环境中,你的服务器上有一系列的管理状态,包括系统镜像、配置管理(CM)和部署工具。 系统的最终状态是非常动态的(特别是对于CM工具),库和包往往基于各种runtime变量。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出现问题的例子:

你在你的主机上运行的 openssl 版本可能会因你使用的操作系统而异,你的 rhel 6 主机可能有一个版本,而使用不同补丁版本的Ubuntu主机则有不同的版本。即使是这些细微的差异也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导致近期的OpenSSL漏洞(如Heartbleed)。如果你没有不同的操作系统,那么如果你在一个特定的主机上运行的CM工具遇到了一个bug,并且在它能够确保包版本(假设你已经定义了显式版本!)之前,会发生什么?现在的情况是,一个过时的软件包在被注意到之前将会一直存在在系统中。在小环境下, 在CM成功运行中, 你可能有一个良好的脉冲, 但在有着数以千计的主机的复杂的大环境中,因为你不了解或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有一些主机, 你无法保证它们的一致性。在此环境中,这种缺少确定性的状态会导致对库存和 CVE扫描技术的需求。

这就是容器提供的额外优势。由于容器镜像的不可变性,我可以在部署之前了解runtime的状态。这为我提供了一个点来检查和理解runtime状态。在构建过程中对已知的CVE和其他漏洞进行一次扫描,并在部署之前捕获风险,这比不断地对系统中部署的每个运行库进行清点要容易得多。

隔离

使用容器,Linux 内核被设计为在主机上的容器之间提供隔离。它允许每个进程与其相邻的进程具有不同的runtime。对于InfoSec而言,如果应用程序受到威胁,这将降低攻击向量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虽然这种划分不严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安全的机制。

开发人员和应用团队易于上手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应该能吸引InfoSec,因为开发人员和应用团队共享的优势,比起仅使用安全性的工具,你可以更容易获得上述所有优点。没有一个安全组织能够在真空中运作,即使是最安全的组织也需要平衡控制和生产率。但是,当你的解决方案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时,采用容器并证明所需资源的阻力非常小。尽管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悖论,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灵活性和容器的安全性。

结论

原文来源:Rancher Lab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Java 超详细讲解设计模式之一的原型设计模式
下一篇:openstack-o版-horizon安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