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机归属?
419
2022-10-12
如何快速找到“逃离”武汉的500万人?
2020年1月26日晚,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长周先旺表示: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还有900万人留在城里。我们暂且不论正常返乡过年和因封城惊慌“出逃”各有多少人,但从武汉出来的这500万人中,部分是携带病毒,那么如何快速找出这500万人呢?
以我亲身经历为例(一个跟武汉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看看现实中是怎么操作的。第一步:门口保安询问,登记。“有没有去过武汉?家里人有没有去过武汉?”第二步:社区工作人员电话确认,另外还在家门口贴调查问卷,自行扫码填写近期活动轨迹,是否有武汉接触史等信息,下图为社区的单子:
第三步:社区民警(公安)打电话,盘查是否有武汉接触史(突然接到公安电话,感觉不是骗子就是犯事儿,虚惊一场,特殊时期的“问候”)。第四步:某镇社区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也进行了一番询问。得知经过他们辖区(开车路过),运营商基站“抓”到了我的信息,故打电话询问。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这次猝不及防的疫情,不仅一线的医疗、卫生、应急在积极响应,我们日常的物业、社区、公安、运营商等部门也在行动。但是以上面四步排查,效率极低,而且不一定准确,存在下面这种“漏网之鱼”。
好了,我们回归前面的问题:如何快速找出离开武汉的500万人?为了精确,我们肯定不能让这500万人来“自首”,而是要精准定位,主动出击。简单分析,离开武汉,常规交通方式,无非:飞机、火车、大巴和自驾。无论购买飞机票、火车票还是汽车票,都需要身份证,只要民航、铁路、汽运系统,查询身份证号码近一个月通过以上方式离开武汉的人员,下发到社区和公安,进行严格筛查,至少可以核查出70%以上的人。
有人说,自驾不需要身份证,怎么查?现在国家不是在大力推广ETC吗,ETC拥有完整信息绑定,而且路边各种卡口、天网摄像头,可以对车牌/车辆进行识别,经过如上操作,可以拿到大部分离开武汉人员的信息。那有人还说,我步行离开武汉,看你怎么查我? 除非你不用手机,不然运营商会记录你的运行轨迹信息。这年代,你可以步行回家,你还能不用手机吗?另外,银行、餐饮、快递、打车平台、高校、企业等平台也会有这种信息,如果加以整合利用,找出这500万人其实并不难!
以上原理和思路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最困难的是“数据共享”,身份证信息在公安,飞机票行程在民航,火车票数据在铁路总公司,ETC涉及交警,手机号码又牵扯运营商,看似简单的事情,由于涉及:公安、民航、铁路公司、交警、运营商,部门众多,而且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不同,导致信息共享困难,融合实战应用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社保和公积金,联网也是最近两年才有的事情,至今为止,公积金也没能实现全国完全打通。笔者曾经在A省工作,后来迁移到B省,办理公积金迁移,那个费劲呀!有时在想,技术上多么简单的事儿,等于申请个QQ号,全国登录就行。而现在很多政务系统,就像在每个省,你得单独申请一个QQ号,不能互通。本来一件非常简单的事,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导致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早年,工商、税务、财政、水利等每个部门都建设自己独立专网,单独采购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造成极大浪费。由于大家不在同一张网络,要想实现数据共享,比登天还难。
所以电子政务建设第一步是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所有单位原则上不允许建设独立专网,非涉M业务,全部由电子政务外网进行承载。目前为止,除了公安、法院等少数部门,大部分政务业务已经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
短短几步即可生成健康证明二维码,政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这是政务云最基础的应用。如果政务数据全部打通,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有效整合公安、铁路、民航、交警、运营商等部分信息,就能避免“扫街式”低效工作,为国家防疫和执法部门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疫情早日过去,愿春天早日来临,祝大家平安!
无论从应用实际需求,还是政策推动来看。疫情过后,政务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和网络安全势必加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办理各项业务真的可以“一次也不用跑”。
如果想深入学习了解智慧城市、数字政府、互联网+政务、城市大脑、大数据等大型项目建设思路,设计架构,可移步观看专栏:服务器选型从入门到实战(政务云规划设计) 晚上19:30 直播QQ群:994983931
为你深入剖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