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容器引擎CCE

网友投稿 481 2022-10-08

华为云容器引擎CCE

集群概述

k8s 是一个很容易得部署和管理容器化的应用软件系统,使用 k8s 能够方便对容器进行调度和编排。

对应用开发者而言,可以把Kubernetes看成一个集群操作系统。Kubernetes提供服务发现、伸缩、负载均衡、自愈甚至选举等功能,让开发者从基础设施相关配置等解脱出来。

Kubernetes可以把大量的服务器看做一台巨大的服务器,在一台大服务器上面运行应用程序。无论Kubernetes的集群有多少台服务器,在Kubernetes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法永远一样。

总结:把多个单节点组成一个整体,就像将多个配置低的物理机组成一个大的私有云环境一样。

k8s集群架构

k8s集群包含 master 节点(控制节点)和node节点(计算节点/工作节点),应用部署在node 节点上,且通过配置选择应用部署在某些特定的节点上。

Master节点

Master 节点是集群的控制节点,由 API Server、Scheduler、Controller Manager 和 ETCD 四个组件组成。

api server:各组件互相通讯的中转站,接受外部请求,并将信息写到 ETCD 中。controller manager:执行集群级功能,例如复制组件、跟踪 node 节点,处理节点故障等等。scheduler:负责应用调度的组件,根据各种条件(如可用的资源、节点的亲和性等)将容器调度到node上运行。ETCD:一个分布式数据存储组件,负责存储容器化应用的节点。

生产环境中,为了保障集群的高可用,通常会部署多个 master,如 CCE 集群高可用模式就是3个master节点。

Node 节点

node节点是集群的计算节点,即运行容器化应用的节点。

kubelet:kubelet主要负责 Container Runtime打交道,并于api server 交互,管理节点上的容器。kube-proxy:应用组件间的访问代理,解决节点上应用的访问问题。Container Runtime:容器运行时,如Docker,最主要的功能是下载镜像和运行容器。

Master节点数量与集群规模

在CCE中创建集群,Master节点可以是1个或3个,3个Master节点会按高可用部署,确保集群的可靠性。

Master节点的规格决定集群管理Node节点的规模,创建集群时可以选择集群管理规模,这个规模就是指的集群可以有多少个Node节点,例如50节点、200节点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Java实现AWT四大事件的详细过程
下一篇:VRAR产业峰会暨第二届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颁奖典礼在和平区成功举办!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