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核心④(计算属性)

网友投稿 234 2022-09-16

Vue核心④(计算属性)

文章目录

​​案例引入​​​​计算属性​​​​简写形式​​

案例引入

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案例,如下图所示:

我们创建三个input框,其中第一个框写姓,第二个框写名,第三个框是姓名,也就是将第一个框中的内容和第二个框中的内容中间用​​-​​连接在一起。同时在修改姓、名的时候姓名会跟着动态的发生变化。

这个需求很简单,代码实现如下:

姓:
名:
姓名:

现在我们提一个新需求:不管姓、名有多长,我们永远只截取他们的前三位进行拼接。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去实现它:

方法①:直接调用api 首先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直接调用相关的api 代码实现如下:

姓:
名:
姓名:

但是考虑到如果需求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将处理逻辑全写在那个地方,会造成语义不清让人难以理解的情况,我们将处理逻辑抽象出来,放在methods里面。

方法②:将处理逻辑放入到methods中

原理:methods中的方法会原封不动的被复制一份到Vue的实例对象中,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模板中去使用它。

姓:
名:
姓名:

但是如上的方法是有一些小问题的,并且他的效率并不高,所以我们使用第三种方法。

方法③:计算属性

那么怎么去写呢?我们要先来知道它是什么

计算属性

计算属性就是使用已有的属性经过加工与计算得到一个全新的属性。

在Vue中属性与计算属性是分开放的,data中的放的都是属性,而计算属性放在配置项computed中,其值也写成一个对象的形式。同时computed中的属性其对应的值也要配置成一个对象,其中有getter和setter(setter并不是必须的,如果你确定这个属性只会被读取不会被修改那么可以不配置setter)。

getter函数的作用与我们前文所涉及的一样:当有人读取计算属性时,get就会被调用,且返回值就作为相应计算属性的值

同理setter:当有人修改计算属性时,set就会被调用,且返回值就作为修改的计算属性的值。

原理:底层借助了Objcet.defineproperty方法提供的getter和setter。

放在computed里面的计算属性,他并未使用代理,而是直接将已有属性进行处理之后放到了Vue实例对象的身上.

vm实例对象上有一个属性时_data,这个属性里面不会出现计算属性。也就是说_data里面的属性是已有属性。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 例如在写getter时候,我们如何去拿到data中的数据呢?我们的思路肯定是借助Vue的实例对象去拿到相应的值。幸运的是Vue已经提前帮我们维护好了get函数里面的this指向,将其设为了vm(也就是Vue的实例对象)。

接下来我们使用计算属性的办法,来实现前面的案例:

姓:
名:
姓名:

那么这个使用计算属性的方法他好在哪里?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代码:

姓:
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按照getter的特点,我们会觉得它会被调用四次,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getter仍只会被调用一次,因为他有着一种独特的缓存机制。也就是说上面的第一个fullName是经历了标准的步骤拿到get的返回值并将其作为fullName的值进行使用,并将结果进行缓存。而进行到后面几个fullName的时候,他并没有找getter要,而是直接走的缓存路线。

那么有一个问题衍生而来:如果数据被修改,那么以后还是读取缓存的值怎么办?

所以这里get的调用是由两个时机的:

初次读取计算属性的时候计算属性所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

然后我们再引入setter:

它在计算属性被修改的时候调用。他有一个形参,可以接收修改的值。

姓:
名:
姓名:

set里面不要去直接修改fullName,否则它会在set方法中再去调用set,从而产生无限递归,造成栈溢出。因为fullName是通过firstName与lastName的计算得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对他的两个依赖数据进行修改。注意:getter和setter不要用箭头函数去写,否则this会由Vue的实例对象变成window

总结:

注意: 定义中一定是已有的属性,而不是已有的数据、变量······,否则它极有可能脱离Vue的管理,无法监测到它的变化。

简写形式

在不适用setter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直接将计算属性写成一个函数

简写形式如下:

姓:
名:
姓名:

与完整的写法相比简洁了许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Spring Framework]bean的生命周期以及控制
下一篇:Vue核心⑨(数据监测原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