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pu占用率如何看
242
2022-09-11
Kubernetes----Kubernetes中三种对象管理方式对比
kubectl 命令行工具支持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创建和管理 Kubernetes 对象
一、Kubernetes对象管理方式
二、指令式命令
使用指令式命令时,用户可以在集群中的活动对象上进行操作。用户将操作传给 kubectl 命令作为参数或标志。
这是开始或者在集群中运行一次性任务的推荐方法。因为这个技术直接在活跃对象 上操作,所以它不提供以前配置的历史记录
2.1 指令式命令与对象配置相比的优点
命令简单,易学且易于记忆。命令仅需一步即可对集群进行更改。
2.2 指令式命令与对象配置相比的缺点
命令不与变更审查流程集成。命令不提供与更改关联的审核跟踪。除了实时内容外,命令不提供记录源。命令不提供用于创建新对象的模板
三、指令式对象配置
在指令式对象配置中,kubectl 命令指定操作(创建,替换等),可选标志和 至少一个文件名。指定的文件必须包含 YAML 或 JSON 格式的对象的完整定义
3.1 与指令式命令相比的优点:
对象配置可以存储在源控制系统中,比如 Git。对象配置可以与流程集成,例如在推送和审计之前检查更新。对象配置提供了用于创建新对象的模板。
3.2 与指令式命令相比的缺点:
对象配置需要对对象架构有基本的了解。对象配置需要额外的步骤来编写 YAML 文件。
指令式对象配置行为更加简单易懂。从 Kubernetes 1.5 版本开始,指令对象配置更加成熟。
指令式对象配置更适合文件,而非目录。对活动对象的更新必须反映在配置文件中,否则会在下一次替换时丢失
4.1 与指令式对象配置相比的优点:
4.2 与指令式对象配置相比的缺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